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万福

马万福

1849—1934

中国伊斯兰教伊赫瓦尼教派创始人。经名奴海。甘肃东乡果园村人,故又称马果园。东乡族。曾赴麦加朝觐,被尊称为“果园哈知(吉)”。22岁时受聘为该地清真寺阿訇。清光绪十二年(1886)复前往麦加朝觐,接受伊斯兰教瓦哈比耶教派学说。十九年(1893)回国后,在回族、东乡族地区广泛推行该教派学说与主张,提出“凭经立教”、“遵经革俗”的口号。以教义简而易行,信徒日增。二十一年(1895),因参加青海循化等地反清“河湟事件”,受到清朝地方政府通缉而隐居10余年。此间,仍继续从事传教、讲学,培养人材自成一派,称作“伊赫瓦尼”(意为“按阿拉的旨意结为兄弟”),又称“新教”、“新兴教”、“新兴派”。辛亥革命后复遭甘肃地方当局通缉,避祸至新疆哈密,仍继续宣扬新教。1918年以“煽惑民心”等罪,被新疆都督杨增新逮捕,在押解兰州途经甘肃永登时,被西宁镇守使马麒截获,迎往西宁,在马麒的支持下,于青海西宁等地大力宣扬本教派,广招信徒,并派人前往甘肃等地传教,使该教派在东乡及河州地区迅速发展。

猜你喜欢

  • 察洼隆贝

    参见“桑昂曲宗”(1965页)。

  • 沙喜沙刹

    见“列喜列刹”(719页)。

  • 西蕃喇嘛

    清代青、甘、康地区喇嘛僧人的概称。清朝为实行分治,对凡在青海、甘肃、西康地区的佛教僧人概称之为“西蕃喇嘛”,以与其他地区僧人相区别。甘、青、康地区佛教事务由清理藩院和驻西宁办事大臣管理。

  • 英杜

    西藏珞巴族对被保护户的称谓。其因势孤力弱、家境贫困、与异家结仇或逃婚等而投靠有影响的氏族首领或有势力之家。一般需送礼征得保护人同意后方可在保护人住房周边建房定居。以借地或开垦氏族公有地谋生。其为独立经

  • 温王

    金封爵,次国一字王号。正隆六年(1161),世宗在辽阳即位,完颜爽弃安武军节度使奔中都迎驾,以不附海陵王故,封温王。大定二十九年(1189)章宗即位,封弟完颜玠为温王。

  • 仁安

    唐代渤海国武王大武艺年号。719—737年,凡19年。一说此年号始立于唐开元八年(720)。

  • 龙州纪略

    书名。广西龙州地方志。2卷。清黄誉撰。卷上分舆地、建置、贡赋、官职;卷下分选举、人物、艺文、灾祥、杂记等篇目。约作于乾隆末年或嘉庆初年。其中《杂记》一篇载有广西少数民族名称:伶、侗、蜑、徭、僮、俍、僚

  • 哈不慎台吉

    明代蒙古右翼永谢布万户喀喇沁部领主。又称来三兀儿。孛儿只斤氏。※巴尔斯博罗特济农孙,※昆都力哈第三子。驻牧于张家口东北边外大沙、三间房,与左翼察哈尔部为邻,拥兵数万。隆庆五年(1571),明蒙达成封贡

  • 白文

    我国白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白族过去曾使用过一种类似汉字的方块白文,流传于知识界,未能普及。解放后,根据党的民族语文政策,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三工作队和云南语委的同志一道,于1956年开始对白

  • 按答

    即“安答”(9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