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顾纳岱

顾纳岱

? —1648

清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三等男觉罗拜山子。初袭父爵。清崇德三年(1638),从征明,败明兵于山海关、丰润。后至山东败明内监冯永盛、总兵侯应禄军,克博平。晋爵一等男。顺治元年(1644),以护军统领随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败李自成农民军。复随豫亲王多铎追义军于陕州,败之,斩获过半。三年,败李自成将刘元亮,克潼关,逼西安。继随多铎徇河南,乘胜渡淮。与护军统领伊尔都齐等克扬州,败明帅黄得功舟师于芜湖。从贝勒博洛徇苏州,取昆山、江阴城。后移兵趋浙江,败明水陆兵于平湖,攻嘉兴城,屡战皆捷。四年,叙功,晋三等子。从豫亲王多铎镇压苏尼特部叛乱,败腾机思于欧特克山,又破喀尔喀兵于查济布喇克。晋二等子世袭。五年,随征南将军谭泰讨叛将金声桓,大破其吴将军于九江。在进攻南昌时,中炮阵亡,赠一等子爵。

猜你喜欢

  • 风神祭

    朝鲜族祭祀习俗。流行于延边等地区。今已不盛行。相传夏历二月一日,风神将携带女儿或儿媳降于人间,十五至二十日之间返回天庭。俗信风神带女儿来,则年内风大干旱;带儿媳来,则年内风调雨顺。故百姓往往于当院设坛

  • 乌拉牌票

    又作路引、信票、马牌、乌拉票等,均藏语“朗木依”的意译。旧时西藏过往僧俗官员、士兵、商旅、僧迦所持在沿途征派※外差徭役的凭证,上写持证人姓名、身份、事由、起止地点、所需乘畜、驮畜、人役数等。旧时经清中

  • 巴玫

    僜语音译,意为“族”、“家族”、“姓氏”。西藏察隅地区僜人在父系氏族解体后存在的以姓氏为联系内部严禁通婚的血缘集团。由同一男性祖先的若干代后裔组成。察隅县有41个巴玫(包括从大的巴玫中分离出来的一些小

  • 班定远

    见“班超”(1790页)。

  • 春济

    见“春稽”(1568页)。

  • 绵诸道

    古地名。在今甘肃天水县东、清水县南。春秋战国时为绵诸戎所居。秦向西扩张,降其众,设道以统治之。东汉省,魏改为县。

  • 中国回族青年会

    近代回族群众团体。1930年由薛文波等人发起成立于北京西单清真寺。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曾在其出版的《回族青年》创刊号上,提出“民族自治”的主张。言论颇为激越。1937年北平沦陷后,因大部分成员离平,停

  • 虎拦哈达

    满语地名。又作呼兰哈达。“呼兰”汉译作“烟筒”;“哈达”汉译作“峰”、“崖”,合为“烟筒山”或“烟筒峰”。位于兴京(原赫图阿拉)西南(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老城之西),清永陵对面。明正统三年(1438)

  • 陶新春

    1825—1867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族起义首领。又名陶正春、陶虎。贵州威宁骨董山(今属赫章县境)人。苗族。世代为彝族土目以机的农奴。父早逝,随母改嫁到巴拉寨熊家。有同母兄弟3人,先后被派到威宁和赫章服役

  • 差康

    藏语音译,意“支差者住房”。旧时西藏※三大领主连同※差地一起分予※差巴居住的房屋。差巴对该房屋只有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