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道宗皇帝哀册

道宗皇帝哀册

石刻名。亦称“仁圣大孝文皇帝哀册文”。为哀悼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石刻。有汉字和契丹小字刻的各一合。刻于乾统元年(1101),1930年出土于今内蒙古巴林右旗白塔子乡瓦林茫哈地方的辽庆陵的西陵即永福陵中,现存沈阳市辽宁省博物馆。汉文合篆盖呈盝顶形,中央台面刻篆体汉字“仁圣大孝文皇帝哀册”,旁刻八卦符号,四周斜面刻十二生肖神像。册文共36行,第一行为题目“道宗仁圣大孝文皇帝哀册”,第二行为撰者耶律俨的官衔和姓名,第三行以后为正文,简述道宗的功绩及天祚帝哀悼道宗的情怀。契丹小字者形制与汉字者相似,篆盖刻篆体契丹原字36个,可拼为14个契丹小字,译为汉文为“大中央哈喇契丹仁圣大孝文皇帝哀册文”。册文共37行,耶律固撰,与汉字册文不是互相对译的。刻写时某些段落对“皇帝”尊号未提行,犯不敬之忌讳,发现后已来不及全部磨掉重刻,只好往下错几字重刻,使原刻与重刻叠一起,不易辨认。重刻内容虽与原刻完全相同,因用了一些与原刻同音异体的字,为解读契丹小字反提供了一些方便。内容目前尚不能全部解读。是研究辽史、契丹书法和解读契丹小字的重要资料。拓片载《辽陵石刻集录》。

猜你喜欢

  • 山丹

    地方行政区划名。汉置删丹县,属张掖郡,后魏改为山丹县。隋大业初复曰删丹,属张掖郡。唐属甘州。五代宋时甘州回鹘初设牙帐于此。后为西夏所据,置甘肃军。古之删丹县在今山丹之南,扁豆口内近马营墩地。元至元(1

  • 长子

    ①地名。位于今山西长治市南。东晋武帝太元十一年(386),西燕尚书慕容永挟西燕主弃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东出,途中相继杀燕主慕容��、慕容瑶、慕容忠,自立为大单于、河东王。

  • 梁仚定

    ?—541宕昌羌国王。又作仚定。北魏后期即位。永熙(532—534)末,见东西魏分裂,遂引吐谷浑寇金城(治今甘肃兰州西北)。西魏大统(535—551)初年,复率众扰魏,文帝元宝炬令行台赵贵等将兵击败之

  • 阿达礼

    ?—1643清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和硕礼亲王代善之孙,颖毅亲王萨哈廉之长子。初袭郡王爵。崇德三年(1638),从征喀尔喀蒙古。五年,同济尔哈朗驻义州,迎来归蒙古多罗特部降众,击溃明松山、杏山之军。

  • 乌梁海

    清代民族名。先世为唐代都播(一作都波)等。元代称秃巴、秃巴思。明作兀良哈、乌梁罕。关于其族源,目前尚无定论。主要有三说:一说为“林木中百姓”,一说为“饲养驯鹿的人”,一说为古代南西伯利亚从事狩猎游牧的

  • 民市

    中国内地与周围民族的民间贸易。亦称私市。与官方统制的※官市相对而言。自古以来,中国各族之间、农牧民之间的民间贸易一直进行,即在战争状态下,也往往突破统治者的封禁,私下交易。在分裂割据的战国、三国两晋、

  • 斡鲁补

    即“完颜宗望”(1157页)。

  • 大委正

    见“昆都力庄兔台吉(1410页)。

  • 完颜衮

    ?—1153金宗室、大臣。本名梧桐。女真族。完颜氏。辽王※完颜宗干子,※海陵王弟。皇统七年(1147),为左副点检,转都点检。九年(1149),为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县南白城)牧,改左宣徽使。海陵王篡位

  • 实胜寺碑记

    碑铭。乾隆十四年(1749)清高宗弘历撰。内记载在平定大小金川战役中,清军屡战屡败,皆因金川恃地险要,扼隘建碉,万夫难挡,地险碉坚,难取胜,故乾隆帝参酌国初旗人蹑云梯、肉搏登城等与明朝作战之经验,于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