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车夷落

车夷落

?—453

车师前部(今吐鲁番一带)王。亦作车伊洛。居交河城。屡遣使入贡,与北魏修好。北魏延和(432—434)中,太武帝拓跋焘授予平西将军,封前部王。北凉亡后,沮渠无讳兄弟奔鄯善,据高昌,对西邻车师时加侵扰,致使饥荒连年。他统师与战,互有胜负。太平真君十一年(450),率两千余人伐高昌,配合北魏将万度归攻取焉耆东关七城,虏获男女200人,驼千头,马千匹,并向北魏献金百斤。留子歇守交河城。后交河受沮渠安周和柔然兵围攻,城破,歇走奔之,遂收集遗散千余家,归焉耆镇。遣使北魏,请求赈救。正平元年(451),遣子歇及波利等10余人赴魏入侍。次年,移居京师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古城),北魏赐以妻妾、奴婢、田宅、牛羊,拜上将军,王如故。兴安二年(453)卒,赠镇西大将军、秦州刺史,谥康王。

猜你喜欢

  • 特免

    见“萧兀纳”(1992页)。

  • 大隔蔑

    “隔蔑”,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大隔蔑为辽太宗※永兴宫下之一抹里。是宫下另有一抹里名“小隔蔑”。

  • 西宁熟番八族

    青海西宁藏族的俗称。即朱户勒汪什科、鲁仓、折科、阿里克、郭密、的扎、隆武、阿楞8族。多居大通河北、共和县、贵德南部、同仁县、循化县境内。兼营农、牧业,生活习惯接近汉族。

  • 罗卜藏图巴坦旺舒克

    见“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四世”(1861页)。

  • 聂苏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名。亦作涅苏。彝语音译,意为“红色的人”。他称为红彝、罗武。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易门、武定、云龙、双柏、石屏、墨江、峨山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 叶如

    唐吐蕃军政建制。 “如”,藏语义为“翼”。七世纪赞普松赞干布仿唐府兵制创立,为军政单位,掌管辖区内军政事务。辖地在今卫地香曲一带。为吐蕃“五如”之一。分上下叶如,辖10个千户所,人口70万。设“如本”

  • 昌州

    唐代纳抚※契丹所置州名。唐太宗贞观二年(628)置,领契丹松漠部落。侨治静蕃戍。隶营州都督府(治所在今辽宁省朝阳)。为唐建契丹十七州之一。七年(633),治徙三合镇。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

  • 王庄

    清代宗室王公贵族所占有的庄园。此乃沿袭古代封爵列土之制,以厚赐旗地取代分封城邑,是区别王公权势之本。入关前,已有王庄之设。天聪四年(1630),和硕贝勒之一阿敏获罪,仍留给粮庄6所、园2所;其子洪可泰

  • 阿拉善额鲁特

    蒙古旧部名。因在河套之西,又称西套额鲁特或西套厄鲁特。一说阿拉善即阿拉山,亦即贺兰山。为清代阿拉善额鲁特旗札萨克和硕亲王游牧地。辖境东至贺兰山,与宁夏府接壤;南与凉州府、甘州府为邻;西至古尔鼐,与额济

  • 野狐岭

    山名。又译扼胡岭,隘胡岭,蒙古称忽捏坚答巴。在今河北万全县西北。辽金为边防重地。元太祖六年(1211),蒙古军大败金军于此。明洪武三年(1370),李文忠北出野狐岭击北元兵。 ②元代驿站名。为元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