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赵金龙

赵金龙

?—1832

清代江华瑶民起义首领。祖籍湖南新田县人,世代靠租垦荒山度日,后为生活所迫,迁至江华县锦田。平日行侠仗义,交游甚广,颇孚众望。道光十一年(1831),朝廷下令“山田升科”,激起瑶民强烈不满,与常宁县瑶人赵福才等合谋举义,利用宗教活动作掩护,在湘、粤、桂边界秘密组织反清队伍,并派人到广东连州筹办硝药、铁砂制造枪炮,联络友军。是年十二月在江华河口发动武装起义。自称“金龙王”,率义军攻城池,杀官吏,惩办土豪劣绅,使地方官府一片恐慌,纷纷弃城逃窜。湖广总督卢坤调集两湖官军围剿。率义军在武水瑶山重挫官军,缴获大批军械,卢坤被降职。十二年二月,指挥义军埋伏在池塘圩四周高山,再次击败来犯清军,杀湖南提督海凌阿和宝庆协副将马韬等,“金龙出大洞,海马(海凌阿和马韬)归池塘”成了瑶族人民广为流传的歌谣。先后攻占湖南蓝山、宁远、常宁、兴宁、桂阳、武冈、江华及广东乳源、连南和广西富川,贺县等地区,义军扩展至万余人,所向披靡,使清廷大为震惊。三月,朝廷征集两湖、两广和贵州5省兵力,命户部尚书禧恩亲临督剿。率义军据守常宁县洋泉镇,与强大官军浴血奋战四昼夜,因孤立无援,弹尽粮绝,壮烈牺牲。

猜你喜欢

  • 蔡巴噶举

    藏传佛教教派名。系噶举派之一支。源出达布派。创派人为喇嘛祥(1123—1193),因在蔡地方建蔡公塘寺,故又名祥蔡巴。其人早期依达布拉结弟冈波巴学法,传“俱生和合大手印”,以此立派传法,谓之蔡巴噶举。

  • 西落鬼戎

    古族名。一说,“落”即“潞”。在今山西上党潞城一带,为狄族隗姓的一支。商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历伐之,俘十二(一作二十)翟王,族衰败。

  • 东部喀喇汗王朝

    见“喀喇汗王朝”(2208页)。

  • 吐于

    见“咄于”(1388页)。

  • 越质部

    十六国时期陇西鲜卑之一支。“越质”初为部落之号,后以为氏。原居于平襄(治所在今甘肃通渭县西南)。晋太元十三年(388),越质叱黎为西秦乞伏国仁破于平襄,其子越质诘归、弟之子复半及部落5千余人被俘。降西

  • 孛栾台

    蒙古国将领。阿儿剌氏。又译孛罗台。成吉思汗“四杰”之一※博尔术之子。初袭右手万户,屯驻阿尔泰山。元太宗八年(1236),以父功,赐广平路17300余户为食邑。定宗后海迷失称制三年(1251),与诸王拥

  • 伊穉斜单于

    即“伊稚斜单于”(811页)。

  • 忠建长官司

    见“忠建宣抚司”(1414页)。

  • 忽兰赤斤

    元代地名。又译呼兰齐勒。位于蒙古国都城和林(又作哈刺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西北。为岭北行省手工业聚居地之一。定宗二年(1247)途经其地的张德辉著《塞北纪行》(又作《岭北纪行》)载,其地“乃奉部曲民

  • 沃楞卫

    见“斡兰卫”(24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