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赛骆驼

赛骆驼

蒙古族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流行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一带。河西地区自古以盛产骆驼著称,成吉思汗征服该地时就曾获得大批骆驼。骆驼是牧民乘骑和驮运的必备工具,后逐渐发展为该地的一项民间体育活动。通常在每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上进行,届时赛手们身着节日盛装参加比赛。骑手不分男女,儿童亦参加。骆驼亦披上五颜六色绸缎,赛程一般5至10里,先到终点者为胜。获胜骑手被人抬起,并唱歌跳舞,以示庆祝和敬佩。骆驼体貌奇异,形体笨拙,但奔跑疾如骏马,别有一番草原情趣。

猜你喜欢

  • 论莽热

    吐蕃将领。全称论莽热没笼乞悉蓖。赞普赤德松赞(798—815年在位)时,官至内大相兼东鄙五道节度兵马群牧大使,掌管青海、鄯州、河州、凉州及瓜州五个节度地区的军政事务,驻河州(治今临夏),称大节度衙。同

  • 恩拜

    僜语音译。西藏东南部察隅地区僜人长屋内的各小房间。内设火塘,为家族公社时期各小家庭的生活用房。 见“恩冬”(1868页)。

  • 护印夫人

    明清时壮族婚俗。流行于广西左右江一带壮族土司中。土官娶妻,以五色缨络盛土司官印为聘。过门时,新娘悬印于项下。婚后,此印即归其妻掌管,故名。土官为其妻筑高楼以居之,称“印楼”。民间纳赋税满千钱者,需另给

  • 伊犁铜厂

    清代新疆工矿名。乾隆四十一年(1776)建于哈尔海图山(俗称凤凰山)。由废员2人经管。年产铜二三千斤至五六千斤不等。五十四年(1789),因产量不高,移于哈什河畔(今尼勒克县地)另开新矿。嘉庆六年(1

  • 也孙帖木儿

    见“也孙铁木儿”(143页)。

  • 茈扒

    傈僳语音译,或称“茈扒时”,意为“麻氏族”。旧时云南怒江地区傈僳族氏族图腾名称之一。即以麻为氏族图腾。传说因该氏族成员善于种麻和织麻布,故名。麻氏族成员把“麻”作为自己的姓氏和本氏族的标志。

  • 颉鼻叶护

    焉耆贵族。焉耆王龙突骑支弟,王族龙姓。与兄有隙,于唐贞观十八年(644),偕栗婆准等兄弟3人奔西州(今新疆吐鲁番东南高昌城废址)投唐,后事迹不详。

  • 同蹄羌

    东羌的一支。又作同��羌。参见“铜鞮羌”(2063页)。

  • 穄水

    古水名。一作捺水。所指今皆认为是嫩江,并说“捺”与“嫩”应是古今转音,但有指其上游或其中游之差别;旧说为嫩江西岸支流诺敏河;日本学者认为是黑龙江。南北朝时为室韦族境内之水。

  • 芒山之战

    又作邙山之战。南北朝时东西魏军间的一次战役。※芒山,又作邙山,在今河南永成县东北,其南8里为砀山,形势险要。西魏大统九年(东魏武定元年,543)二月,东魏北豫州刺史高慎(字仲密)据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