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耶律留哥

耶律留哥

1165—1220

金末结蒙反金自立之将领。契丹族。金代为北边千户。蒙古兴起,金卫绍王为防备契丹人叛金投蒙,令两户女真人夹居一户契丹人,引起不满。崇庆元年(1212),在隆安(今吉林农安)、韩州(今吉林梨树偏脸城)一带举兵,众至10余万,自立为都元帅。后附蒙,与蒙将按陈盟,得蒙军支持,在迪吉脑儿大败金军。次年三月,称王,国号“”,建元“天统”。依制封官。于归仁县(今辽宁昌图北四面城)败金宣抚蒲鲜万奴所率40万大军,收服安东同知阿怜,尽有辽东诸郡,建都咸平(今辽宁开原老城镇),号中京。继克金东京(今辽宁辽阳)。拒绝群臣劝进称帝,贞祐三年(1215)十一月,赴北觐成吉思汗,受赐金虎符,仍号“辽王”。四年,郡王耶厮不乘他外出,率众叛,在澄州(今辽宁海城)称帝,改元“天威”。未及三月,耶厮不被杀,由乞奴监国,继为金兵所败,逃往高丽。后,乞奴、金山、统古与、喊舍相继废杀更替。兴定二年(1218),他引蒙、契丹兵入高丽,又得高丽兵之助,大败喊舍于江东城,喊舍自缢。乱平,复辽东。四年(1220),卒,由妻姚里氏权领其众,七年后,长子薛阇袭爵。

猜你喜欢

  • 折华

    唐代党项首领。约生于隋唐之际。折氏为云中(今山西大同)大族。唐武德年间(618—626),由代北(指今山西恒山及河北小五台山以北地区)迁入河西府谷(今陕西府谷),为河西折氏始祖。其后世历仕麟(今陕西神

  • 扫寨

    布依族旧时宗教迷信活动。流行于黔南和黔西南。每年春季进行。意为把寨内邪魔扫除干净,以保人畜健康,五谷丰登。此外,凡遇狗上房、山羊叫、看见火星等,则随时请摩公(巫师)扫寨驱鬼。各地做法不一,一般为:在扫

  • 福会寺

    寺庙名。位于内蒙古喀喇沁旗王爷府附近。康熙年间(1662—1722)为全旗的最大喇嘛庙。乾隆时(1736—1795),喇嘛人数达450人。由3个寺庙组成。西侧生乐寺,有3个大院,供奉4米高的铜制弥勒佛

  • 中俄塔城哈萨克归附条约

    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84年12月(清光绪十年十一月),清朝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锡纶和俄国驻塔城领事巴勒喀什在塔尔巴哈台签订。共8款,主要内容:1.规定北起额敏河,南至玛里山附近,西起国

  • 新疆婼羌米兰藏文木简文书

    唐代吐蕃文书。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考古队于1959、1973及1974年先后发掘。多为木简,亦有少量纸写文书及写于髂骨上的骨片。这些出自新疆婼羌(今若羌)米兰地区的木简、文书原件,今藏新疆维吾尔

  • 撒满甫尔

    伊斯兰教世界征收的公务费用之一。又译萨蛮普尔,意谓“麦草税”。最初是从每※巴特曼谷物(多指小麦)的※乌守尔税中多收两大口袋麦秸,作为给征税人的报酬。19世纪60年代阿古柏占据南疆时,改为用钱代替麦秸,

  • 阿里三围

    藏语称“阿里科松”,意为“直属土地人民”。吐蕃王朝初称香雄,后称羊同。至公元九世纪末,始称阿里三围。辖地为今西藏阿里地区及拉达克一带。唐会昌二年(842),吐蕃王朝解体,赞普后人西逃羊同,相继建立三个

  • 和立纲

    即“蒙古纲”(2326页)。

  • 者样军民长官司

    元明傣族土司名。据《元史·文宗本纪》,元至顺二年(1331),与孟并、孟广两军民长官司同时置。《明史·地理志》卷46:“孟密宣抚司,北有孟乃、猛哈,东北有孟广等部”。据此,其地应在孟密(治今缅甸掸邦西

  • 策凌端多布

    见“车凌端多布”(2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