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积石山

积石山

①山名。其名始于春秋。唐时有大积石山与小积石山之分。大积石山,《唐书》称紫山,又称阿尼玛卿山、玛积雪山。“阿尼”,安多藏语音译,意为“先祖老翁”;“玛卿”,古代藏族部落姓氏,意为“美好幸福”、“雄伟壮丽”。为昆仑山脉中支,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延伸至甘肃省南部边境。西北至东南走向。黄河绕流东南侧。主峰玛卿岗日海拔6286米,终年积雪。小积石山,为禹疏河之极地。在甘肃省临夏县西北,即唐述山。《水经注》:“黄河北有神山,每见神人往返,俗人不悟其仙,谓之神鬼,羌目鬼曰‘唐述’因名为唐述山。”唐贞观八年(634)讨吐谷浑,侯君集出兵于此。 ②地名。以山名为名。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小积石山东麓,属黄河中上游高原沟壑区。东南与临夏县接壤,西北与青海循化、民和相望,东北与甘肃省永靖县以黄河为界,殷周时为羌戎之地。汉以后为河关县地。先后属金城郡和陇西郡。唐初属河州。明属河州卫。1913年改河州为导河县仍属之。居有保安、东乡、撒拉、回、土、汉等民族。

猜你喜欢

  • 达隆切瓦·洛桑丹白尼玛

    1782—1836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三十二任堪布。藏族。出生于隆务地方之萨吉村。由夏日诺门罕受沙弥戒。乾隆五十五年(1790),被迎入隆务寺坐床。五十七年(1792),遵隆务诺门罕之嘱入隆务大寺经院学

  • 广惠司

    元朝掌管医药事务的官署。掌修治御用回回药物及和剂,治疗诸宿卫士及在京孤寒者。正三品。至元七年(1270)始置提举2员。后定置司卿4员,少卿、司丞各2员,经历、知事、照磨各1员。至元二十九年(1292)

  • 续昌

    ? —1892清末大臣。蒙古正白旗人。那拉氏。监生出身。咸丰间,由笔帖式加主事衔。同治十三年(1874),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光绪四年(1878),调奉锦山海道兼按察使衔。后调霸昌道。任内于营口要

  • 武都参狼羌暴动

    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汉军击败金城、陇西羌后,武都参狼羌复起兵进攻郡城。次年,汉命陇西太守马援将兵4000余镇压。至氐道县(甘肃礼县西北),时羌在山上,援夺其水草,围困之。羌无粮水,遂率数十万户

  • 岱青卓里克图

    见“车凌乌巴什”(281页)。

  • 析纥便部

    见“纥便部”(945页)。

  • 鸭子河

    辽金时期河流名。辽时属上京道。为今吉林省北月亮泡以东、黑龙江省肇源县以西的一段嫩江(一说为今第二松花江下游一段)。其地:“是雁鸭生育之处。”(宋曾公亮《北蕃地里》)为契丹皇帝春猎之地,《辽史》不乏赴该

  • 噶朗王

    旧时西藏东部一隅的割据土酋。又作“甘南木王”、“呷纳木王”、“波密王”、“噶朗木第巴”。藏语音译,“噶朗木”意为“天”或“上”;“第巴”意为“酋长”、“头人”。相传吐蕃第八代王止贡赞普被其大臣所杀,赞

  • 贡噶仁钦

    清代西藏地方贵族。拉萨达布地区朗敦村人。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之父。达赖喇嘛坐床后,清朝按例封其为公爵。光绪五年(1879),准其戴宝石顶、花翎。噶厦政府照例赐庄园、百姓,成为西藏大贵族之一,即朗敦庄

  • 骨咄禄

    即“颉跌利施可汗”(21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