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玉妥·云丹贡布

玉妥·云丹贡布

①(729—853)唐代吐蕃藏医。又称老玉妥·云丹贡布。吐蕃赞普赤松德赞(?—797)时人。玉妥家族人。世代行医。其曾祖、祖父及父,先后任松赞干布、芒松芒赞及赤都松御医。家学渊源,自幼从父学医,10岁即出任吐蕃王子赤松德赞御医。曾向唐朝应邀入藏名医东松康哇虚心求教,或阅其名著,或亲闻其教授,深得汉地医学之真谛。25岁曾赴印度泥婆罗学医,重视实地调查,足迹遍及全藏产药之地,并四处求师访贤,并行医济世。对印度、大食医学亦进行对比研究,取其精华,以为吐蕃医学之需。经多年行医,经验大增,45岁时,在吐蕃医学基础上,吸收汉地、印度等医学之精髓,写出医学名著《四部医典》(即《医方四续》),此书为藏医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高,成为藏医的真正开端和基础,至今凡藏医之作,无不导源于此。总其内涵,是藏医之精华,但其中受汉地医学《文成公主大医典》、《月王药诊》及东松康哇的影响很深,其用药、切脉及切脉用名、针灸、医理等,处处可见此影响。《土观宗派源流》、《新老玉妥云丹贡布传》、第巴桑结嘉措的《藏医史》均有详载。以其对藏医所作的贡献和功绩,被藏族尊为“医圣”。该家族至今仍有其家传,在政治及医学上均受到尊重,寺院和医家均将其奉若神明。②宋代吐蕃藏医。又称新玉妥·云丹贡布(玉妥云丹贡布萨玛)。系老※玉妥·云丹贡布十三代孙。自幼习医,受家传影响,专攻医道。老玉妥所著《四部医典》,因吐蕃崩溃,动乱中散失。其青年时,由其师卫巴·达玛扎巴将原著完璧归赵,其潜心研习,医术大进。后6次赴印度及锡兰学医。返藏后,四处行医,收徒传医,济世救人,医德甚高。著述颇丰,根据医学的新进展,对《四部医典》增补、厘定、加注,撰出修改本。藏文《〈四部医典〉金注》,成为更加完善、丰富的医学巨著,自此《四部医典》始有繁简本两种。今日此本流传最广。与第巴桑结嘉措所著《四部医典兰琉璃》(居西贝都亚温布)同为藏医医著中宝贵财富。国内另有蒙文本及汉文本行世。国外译其医理,深入研究者极多。

猜你喜欢

  • 瓮古

    见“汪古”(1120页)。

  • 孛术鲁正

    即“孛术鲁阿鲁罕”(992页)。

  • 洪果尔

    ?—1641清代蒙古王公。科尔沁部人。博尔济吉特氏。纳穆赛子。天聪元年(1627),遣使向后金朝贡。二年,赐巴敦达尔汉卓哩克图号。三年(1629),与奥巴随贝勒济尔哈朗征明,入大安口,克遵化,进围明都

  • 陇川设治局

    见“陇川宣抚司”(1255页)。

  • 庄浪族

    党项部族名。地在丰州(今陕西谷县北)境,东接契丹,北邻鞑靼,南至河西,连大凉、小凉诸族,中隔银、夏2州,广袤数千里,有族帐数万。首领龙移、昧克。本附宋朝,常以马入贡,真宗授龙移为安远大将军,昧克为怀化

  • 匹娄氏

    吐谷浑氏族、部落名。以部为氏。原为鲜卑的一支。晋太康年间(280—289)随吐谷浑西迁今甘肃、青海一带,居曼头山(今青海共和西南)。为吐谷浑国诸部之一。鲜卑拓跋氏所建北魏政权中,亦有匹娄氏,为内入九十

  • 城逋

    ?—1003宋代党项首领。党项咩逋族部。※泥埋子。咸平五年(1002),奉父命入朝贡奉,真宗任其为归德将军,领本族都巡检使。六年,受吐蕃首领潘罗支遣至镇戍军,请合兵攻李继迁。宋朝边臣以无文牒疑其诈,送

  • 黄龙

    ?—1454明景泰年间苗民起义首领。四川草塘(今贵州瓮安)人。苗族。景泰三年(1452)二月,自称平天大王,与※韦保等率草塘、江渡等地苗民起义。攻播州西坪、黄滩等屯寨营堡,杀官吏,并联络贵州臻、剖、五

  • 张俭成

    即“张建成”(1180页)。

  • 不老

    见“石抹不老”(4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