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清水院

清水院

现称大觉寺。契丹王朝时期所建寺院,位于今北京西北郊旸台山麓。因寺后有清冽泉水流入而得名。据沙门志延撰于辽道宗咸雍四年(1068)《旸台山清水院创造藏经记》载,当年“三月,舍钱三十万,葺诸僧宅。”“又五十万,及募同志助办印大藏经,凡五百七十九秩,创内外藏而龛措之。”《帝京景物略》云:“寺故名灵泉”,是否为始建时名,已不可知。今名为明宣德三年(1428)所改。寺依契丹“房屋皆东向”习俗坐西朝东,颇具特色。金章宗时为“西山八院”之一。明清时重修,现寺基本为清时规模。院内有一长方水池,名功德池,池旁有一对石刻水兽,口中流水,泻入池中,据考,为辽时所建。

猜你喜欢

  • 素齐

    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宋代史籍中记载的西夏遣宋使臣的官名。一译作素赍。如史载宋庆历五年(1045)四月,西夏派遣使臣素齐咩布移则等人赴宋朝贺乾元节。后世称“蕃官名号”,其西夏官职品位不详。

  • 哈尼梯田

    哈尼族经营水稻耕作的方式。云南不少山地民族都能开垦梯田,但所垦台数之多、技术之精,首推红河南岸的哈尼族,并别具特色。史载,明初为鼓励农垦,对于率众开荒、扩大耕地的头人,曾授予土官职务。清嘉庆《临安府志

  • 达素

    ?—1669清朝将领。费雅朗阿村人。隶满洲镶黄旗。章佳氏。初由护军授护军校。天聪五年(1631),从太宗征明,围大凌河,同护军鳌拜击退明援兵,擢护军参领。崇德五年(1640),随军围锦州,率护军败明杏

  • 道克顿

    皮袜子。鄂温克语音译。流行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为旧时鄂温克族猎民用狍皮制作的传统冬穿袜子。穿之保温御寒,可防脚冻伤。辉河地区鄂温克人称兽皮袜子曰“宝宝”。

  • 布固江军民万户府

    即“孛苦江军民万户府”。“固”,一作“呼”(992页)。

  • 元景山

    532—586北周、隋朝大臣。字宝岳。河南洛阳人。鲜卑元氏(拓跋氏)。魏安定王元燮孙,宋安王元琰子。周闵帝时,从大司马贺兰祥击吐谷浑,以战功拜抚军将军。后数从征伐,赐爵文昌县公,迁建州刺史,改封宋安郡

  • 隆卜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西宁卫。史称其族居塞外,去申中族(在今湟中县境)南百余里,西邻思果迷,东接占咂,南至黄河,故其地当在今青海贵德境。分上隆卜、下隆卜两族。其地东西200余里,无城郭,多毳帐,间有庐室。

  • 马价绢

    参见“印纳马”(578页)。

  • 后晋高祖

    见“石敬瑭”(453页)。

  • 傣语音译,一作督比,一般译成“佛爷”。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布朗族小乘佛教僧侣的级别之一。男孩七八岁入佛寺当和尚,年满20岁后,如不还俗,且对佛教教义和戒律已有一定知识和修养,经佛寺住持(大佛爷或祜巴)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