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涅可汗
见“移涅可汗”(2069页)。
见“移涅可汗”(2069页)。
纳西族传统民歌曲调。多用于唱情歌、苦歌和个人抒情。曲调简单,旋律不强,但富有特色的颤音和装饰音特别多,节奏比较自由。按歌词内容和感情发展,唱者可随意将声调起高或放低,延长或缩短。旧时作为一种咏叹和诉说
渤海王国置。因地近涑沫江(一作粟末水,今第二松花江)而得名。为渤海三独奏州之一。州治故址皆认为在今吉林省吉林市附近(有具体说其在市北乌拉街西土城子)。辽灭渤海后,其民被迁居辽东半岛,仍以原州名置州统之
1912—1977解放前四川大凉山土司。彝族。彝姓森子,名石哈,号国忠。岭镇荣次子。1926年,具文呈册嗣越嶲邛部长官司、西昌河东长官司、西昌河西土千总、呷洛暖带密土游击等职。辖境及于西昌、昭觉、冕宁
?—前161汉代匈奴单于。挛鞮氏。※冒顿单于子。名稽粥。汉文帝六年(前174),父死,嗣立。初尚能与汉保持和好,结和亲,娶汉宗室女公主为阏氏(单于妻)。收留重用伴送公主之宦者中行说,使教臣下疏记,计课
县名。在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东北部。东邻甘肃玛曲县、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北接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兴海两县,西接本州玛多、达日两县,南界甘德县。为果洛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史载,汉至隋唐,部分
又称“米亚楼”,怒语音译。解放前云南省碧江县怒族对巫师的称呼,系指能利用某种虚构的“超自然的力量”即巫术给人驱鬼消灾的人。过去怒族人普遍相信“万物有灵”,凡遇天灾或疾病,都认为是某种“鬼灵”作崇所致,
“南天国”年号。1050—1052年,凡3年。详见“侬峒起义”(1462页)。
即“劾里钵”(1495页)。
1723—1757卫拉特蒙古辉特部台吉。姓伊克明安。※拉藏汗长子噶尔丹丹衷遗腹子,后随母博托洛克改嫁辉特部首领伟征和硕齐,遂继父姓。初领准噶尔一昂吉。乾隆十五年(1750),以噶尔丹策零长子喇嘛达尔札
?—1740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贵族。※阿喇布珠尔长子。初随父驻牧嘉峪关外。康熙五十五年(1716),阿喇布珠尔死,受命袭固山贝子,雍正七年(1729),封多罗贝勒。九年为避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