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密
地区名。在西藏自治区东部古称“野番”、“博窝”。清宣统年间(1909—1911),清朝统治者借口未经“王化”,曾三路进攻该地,是为有名的“波密战役”。辛亥革命事起,驻此地之清军哗溃返藏,1916年藏军进占昌都以西地区,未设治,仍由当地土司管辖。1925年,藏军进驻此地,命当地人民支差、向西藏地方政府缴纳赋税,遭百姓反抗。1927年西藏再次派兵进据,设置倾多、易贡、曲宗3个宗(相当内地之县)。1960年并倾多、曲宗、易贡3宗置县。县政府驻扎木,川藏公路横贯其境。
地区名。在西藏自治区东部古称“野番”、“博窝”。清宣统年间(1909—1911),清朝统治者借口未经“王化”,曾三路进攻该地,是为有名的“波密战役”。辛亥革命事起,驻此地之清军哗溃返藏,1916年藏军进占昌都以西地区,未设治,仍由当地土司管辖。1925年,藏军进驻此地,命当地人民支差、向西藏地方政府缴纳赋税,遭百姓反抗。1927年西藏再次派兵进据,设置倾多、易贡、曲宗3个宗(相当内地之县)。1960年并倾多、曲宗、易贡3宗置县。县政府驻扎木,川藏公路横贯其境。
即“烘和图池”(1927页)。
西域古地名。见《明史·西域传》,一名黑鲁。《元朝秘史》作亦鲁。《圣武亲征录》作也里,又作野里。即今阿富汗西北部赫拉特。公元前4世纪,希腊一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曾在此建亚历山大城。《汉书·西域传》译作乌弋
宋时甘州回鹘大臣。禄胜可汗(998—1003在位)时,任本国枢密使。主张联宋抗夏。宋咸平四年(1001),受禄胜可汗派遣使宋,进献玉勒名马、独峰无峰驼、镔铁剑甲、琉璃器皿等,请宋廷遣使统领回鹘部众共讨
明代西北羁縻卫之一。位于嘉峪关西,今甘肃玉门市一带。汉为敦煌郡地,晋隶晋昌郡,唐属瓜州。元因之,属沙州路。众为蒙古族。明永乐二年(1404),蒙古丞相苦术子塔力尼率部众500余人降,诏置赤斤蒙古千户所
福建霞浦县畲、汉族人民反抗国民党统治斗争事件。1933年11月,共产党员施森等人在该县畲、汉杂居的青皎等47个村,开展打土豪、分田地、“五抗”斗争。宣布成立革命指挥部,组织了13个“红带队”,畲族有1
即“劾里钵”(1495页)。
北魏初期官名。天兴元年(398)八月,制定京邑,东至代郡,西及善无,南极阴馆,北尽参合,为畿内之田,其外四方四维各置一帅以监之,统称“八部帅”(《资治通鉴》作“八部师”)为武秩。由宗室八姓子孙担任。诸
赫哲族民间抒情乐曲。赫哲语音译。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赫哲人常用此曲调即兴填词,用来歌颂美丽富饶的大自然,抒发对家乡山水、物产、风光的热爱情感。
渤海王国置。为中京显德府铁州辖县之一(一说为州附郭县)。县治故址一说在今吉林省敦化县西南马号村,或说在朝鲜咸镜北道茂山一带。盛产铁,“位城之铁”是渤海著名物产之一,为时人所贵。铁州当因此得名。辽灭渤海
?—337十六国时期后赵太子。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人。羯族。后赵主※石虎子。初随父事石勒,以骁勇著称。后赵太和元年(328),以左卫将军从石勒攻前赵主刘曜于洛阳,都督中军事,执曜。拜征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