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楚固拉干

楚固拉干

蒙古语音译,意为“会盟”。又译作“丘尔干”。也即在封建割据时期,大小封建主之间的一种集会,盟主由实力雄厚的封建主担任,实为蒙古诸部封建领主临时议事机构。始于何时,各说不一。集会地点由参加者事先商定,其规模可大可小,主要解决各领地间的关系问题,商讨大领地内的重要行政、立法事项,建立有关通商贸易和国事上的盟约。会盟的决议往往用“法令集”或“法典”形式来公布,如1640年卫拉特与喀尔喀封建主会盟,制定了著名的《卫拉特法典》。参加会盟各领主都有遵守盟会所通过各项决议之义务,否则要受到惩处。后来,会盟性质有所变化,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蒙古地区的控制,实行盟旗制度,然后指定数旗定期集会商讨重大事务,形成会盟制度。会盟规定每三年或一年举行一次。会盟时,清政府特派钦差大臣和理藩院主管人员出席,盟内各旗札萨克必须率领本旗有关人员参加。其主要内容除审查各旗人丁及决定佐的改编等事外,还要由钦差大臣检阅军容,逐旗巡阅边防及守边军队。

猜你喜欢

  • 章和

    高昌国王麹坚年号。531—548年,凡18年。

  • 尚木多百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海北刚察县境,驻牧于伊克乌兰西南之切隆、知候里塘、木里等地,原居黄南州同仁县奇麻地方,清咸丰(1851—1861)年间迁到刚察地区。先祖玛久原系小头目,仅辖3户,因勇敢善战,劫富济

  • 全顺

    ?—1865清朝大臣。蒙古正兰旗人。萨尔图拉氏。咸丰六年(1856),翻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九年(1859),授散馆编修。十年,赴钦差大臣僧格林沁营听调。十一年(1861),以直隶、山东、河南捻军

  • 刘信

    ?—950五代后汉宗室。西突厥别部沙陀人。后汉高祖刘知远从弟。少从军,渐至龙武小校。后晋初期,知远镇太原,为兴捷军都将,领袭州刺史、检校太保。后汉初,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检校太傅兼义成军节度使,寻移镇

  • 昆丘道行军大总管

    官名。唐伐龟兹之行军建置。龟兹王白诃黎布失毕附西突厥而叛唐,侵犯四邻。贞观二十一年(647)十二月,太宗以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突厥人)为行军大总管,率铁勒13部及突厥骑10万伐之。破西突厥处月部和

  • 北庭回鹘

    即西州回鹘。因其地属唐北庭地故名。参见“西州回鹘”(703页)。

  • 睿陵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墓。天辅七年(1123)八月戊申,阿骨打死,同年九月乙卯,葬于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宫城西南。建宁神殿于陵上。天会十三年(1135)二月辛酉,改葬和陵,位于上京之南的安出虎

  • 孛罕

    蒙古国将领。又译孛坚。兀鲁兀氏。初事铁木真(成吉思汗),充宿卫,随从统一蒙古诸部。宋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时,以功封千户长。窝阔台汗(1229—1241年在位)时,领蒙古、汉军从攻河中及潼关、

  • 札兀忽里

    官名。又译“札兀惕忽里”、“察兀忽鲁”、“察兀惕忽里”。金承安元年(1196),铁木真(成吉思汗)联合克烈部王罕,助金丞相完颜襄大败塔塔儿部于浯勒札河(今蒙古乌勒吉河),执杀其首领蔑兀真笑里徒,受金册

  • 散扎布

    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贵族。又作桑扎布、三扎布、三济扎布。※阿玉奇汗第三子。初随父居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清康熙四十至四十一年(1701—1702),因与父不睦,率属户1万余人投准噶尔部首领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