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尔敏商坚阿怜
见“长白山”(365页)。
见“长白山”(365页)。
见“乌古涅剌部”(345页)。
①清代八旗编审人丁之称。其制3年编审1次。沿用“三年则大比”(《周礼·小司徒》)古制,原义即每届3年再次简阅天下民数、民实(指地亩、牲畜、房屋等生活资料数目。周代民间基层组织:五家立一“比”,五比为一
详见“止贡万户”(290页)。
见“也鲁河卫”(143页)。
见“恺安城”(1724页)。
见“定州丁零”(1528页)。
清代文献对台湾部分高山族的称呼。所谓“未服教化者曰生番”。指尚未“归附”,即不向政府纳赋也不服差役的高山族人。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地,居于深山丛林险阻之处(也有一部分散居东部平原),故又称“高山番”。以狩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札剌儿部分支之一。参见“札剌儿”(433页)。
见“裴罗将军城”(2448页)。
1680—1737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亦作却吉嘉措。青海佑宁寺土观呼图克图二世。土族。初在郭隆寺学经成名。康熙四十五年(1706),任该寺法台,为三世章嘉若为多尔吉和三世松布盖西班觉之师。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