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俨
党项羌拓跋部首领。本姓拓跋氏。宋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族子,李彝景子。随父仕周为银州防御使。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受李彝殷所遣表贺太祖受禅,以循谨有礼,获厚赐赏。乾德元年(963)二月,与妻罔氏出游,于无定河畔之山寨生子李继迁。
党项羌拓跋部首领。本姓拓跋氏。宋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族子,李彝景子。随父仕周为银州防御使。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受李彝殷所遣表贺太祖受禅,以循谨有礼,获厚赐赏。乾德元年(963)二月,与妻罔氏出游,于无定河畔之山寨生子李继迁。
在贵州省安龙县城内北门坡。清代贵州回民起义军首领张凌翔、马河图在兴义府城(今安龙县),与清军作战,牺牲后,回民群众将他们合葬于此。1953年重修,并立碑镌文:“先烈张凌翔、马诃图将军墓”。1985年贵
明末清初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即塔尔寺阿嘉呼图克图一世。“阿嘉”藏语意为“父亲”。传说为宗喀巴父亲的转世,故称。出生于青海塔尔寺阿昌地方。曾获塔尔寺“格西”学位。康熙二十五年(1686),任塔尔寺堪布
见“狄”(1103页)。
古族名。见《华阳国志·南中志》。系今孟高棉语系布朗、佤、德昂等族的先民。汉晋时期与古濮人(永昌濮)、百越人及其他种人交错居于云南永昌郡(治今云南保山县,后移耿马),相当于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
明清时期对仫佬族的称谓。参见“木佬”(253页)、“仫佬族”(573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乌素图召法禧寺中保存之松巴堪布用藏文写成的经、律、论、医、算等五种著作的木刻版。每块雕版长49厘米,宽7厘米,共3450块。据说为乌素图召第三世活佛罗布桑旺扎勒幼年赴青海塔尔寺学经,拜松
见“古儿别速”(441页)。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 亦作奇穆尼卫。永乐七年(1409)四月,奴儿干地方蒙古首领忽剌冬奴等65人来朝,与伏里其卫、敷答河千户所同时设立。忽剌冬奴等向明廷建议,以奴儿干地居冲要,宜立元帅府。明廷乃
北魏时佛教译经师。一译菩提留支。意译道希。北天竺人。深通三藏,兼通显密。宣武帝永平元年(508),携大量梵本佛经至洛阳,住永宁寺,潜心译业,被举为译场宗主。永熙三年(534),随孝武帝迁邺(今河北临漳
?—1863清宗室、大臣。满洲镶红旗人。和硕成哲亲王永鼕孙,多罗贝勒绵懿子。嘉庆二十一年(1816),由应封宗室授头等侍卫。道光十三年(1833),置正白旗满洲副都统。次年,赴山东、河南查阅营伍,并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