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萨固尔
蒙古语音译。又作札萨固勒,意为“政治、法令之执行者”,即民政官。一说含有“巡检”之意。在准噶尔,系协助宰桑管理鄂拓克民政、司法的官员。
蒙古语音译。又作札萨固勒,意为“政治、法令之执行者”,即民政官。一说含有“巡检”之意。在准噶尔,系协助宰桑管理鄂拓克民政、司法的官员。
见“四馆四里”(555页)。
明初乞儿吉思首领。汉籍称之为万户。原臣服于瓦剌。宣德五年(1430),遣副千户巴巴力等至京奏事,受赐彩币。一说即是《明英宗实录》正统四年(1439)正月癸卯条提到的瓦刺政权中之把把的丞相,位于右丞相脱
日伪政权。抗日战争时期由日本帝国主义导演,于山西省北部组建的伪政权。芦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在侵占绥远、察哈尔过程中,即着手组建伪政权。1937年9月13日,日军侵占大同后,10月15日即在大同成立晋
宋代海南岛重要商业港口(今海口港)。宋以来日趋繁荣,黎族地区所产槟榔、椰子、牛只、香料及其他热带和亚热带土特产,多由此输入广东大陆。到了明代,据丘浚《学士庄记》载:“帆樯之聚,森如竹立”。
清朝将领。达斡尔族。姓德都拉氏,以地为姓,隶东布特哈正白旗。咸丰四年(1854),以佐领从征,继升协领,后因事夺官。同治六年(1867),参与镇压捻军,复原官。光绪二十二年(1896),官布特哈副都统
明清泗城府对外来汉族人户的称谓。泗城府(属邕州羁縻州)改土归流前辖红水河上游两岸壮、布依族地区。境内土地、山林、河流、民人均属岑氏土官及其官族部属——亭目、甲目所有,各有区域,称庄园。外地汉族入境投靠
1613—1652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孙,饶余敏郡王阿巴泰第三子。天聪九年(1635),随贝勒多铎征明,入宁远、锦州界,牵制明关外兵援山西。崇德元年(1636),以功封固山贝子。前后随
见“萧观音”(1994页)。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下均设抹里。息州决里为辽穆宗※延昌宫下之一抹里。
清地名。康熙三年(1664)置。位于奉天府西南,治今辽宁盖县。境域东西112里,南北145里。东至凤城,西滨辽东湾,南临复州,北界海城。汉属辽东郡。魏属平州。晋、隋为高句丽地。唐置盖州。辽为奉国军。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