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朋素克

朋素克

①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车臣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古后裔,车臣汗※乌默客叔父。初号伊勒登台吉。康熙二十七年(1688),以准噶尔部噶尔丹扰掠喀尔喀,与乌默客归清,援济农副王,驻牧乌珠穆沁界外布哈和赖。二十八年,授札萨克。三十年(1691),参加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县北上都河西南岸)会盟,觐康熙帝,封固山贝子,兼札萨克。后徙牧呼济尔图布咙。三十四年(1695),以噶尔丹掠巴颜乌兰,复归牧布哈和赖。以兄镇国公罕笃不肯徙,执往。郎中音扎纳叛遁,追败之。三十五年,率次子恭格三丕勒从征噶尔丹,并遣护卫穆扎哈尔为清军响导。继随平北大将军马思喀进剿,与费扬古军配合,大败噶尔丹于昭莫多(今克鲁伦河与土拉河上源),因功晋封多罗郡王,仍留伊勒登济农号,赐牧乌兰布拉克,授盟长,赐号达尔汉。三十六年,与员外郎常禄赴噶尔达台河收贝勒旺札勒归属齐巴齐努特户百余,安置乌尔顺河。六十一年(1722),因侵吞驼丁赏,勒买民妇,受罚。雍正五年(1727),以老罢职。 ②(?—1799)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绰罗斯氏。罕都孙,清札萨克固山贝子色布腾旺布养子。乾隆十三年(1748),受命袭父职,赐乾清门行走。二十年(1755),清军定伊犁,以族台吉齐默特多尔济、密什克多尔济率众迎降,受命兼辖其众。二十一年,青衮札卜举兵反清,偕乌梁海达尔汉巴颜擒其叛党伯四格等,受嘉奖。定牧鄂尔浑河(今蒙古国境内)之乌兰乌苏,隶喀尔喀赛音诺颜部管辖。旋以强取本族台吉为己属,获罪,削爵。五十六年(1791),以子孙无嗣,复爵。

猜你喜欢

  • 米恰尔

    藏语音译,意“游民”。旧时西藏地区的一个社会阶层。指一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有劳动能力,而主要依靠不正当方法,如行乞、卖淫、偷盗谋生者。与内地“游民无产者”不同的是在民主改革前仍保持着对农奴主的人身依

  • 黎佛二

    ?—1534明嘉靖朝琼山黎族起义首领。又称黎福二。海南岛琼山县沙湾峒人。黎族。嘉靖十三年(1534)三月,于琼山县沙湾、居林等黎峒聚众千余人,发动反抗地方官府的武装斗争。率众夜袭守兵营寨,杀典史李士奇

  • 红教

    藏传佛教(喇嘛教)宁玛派之俗称。因该派僧人以红袈裟为僧装、戴红帽,故称。详见“宁玛派”(627页)。

  • 迷唐

    东汉时烧当羌首领。※迷吾之子。章和元年(公元87年),因汉护羌校尉张纡背信杀害其父,遂联合烧当、当煎、当阗等羌,结盟,据大、小榆谷,起兵五千击陇西塞。永元元年(公元89年),遭护羌校尉邓训攻,舍大、小

  • 保合

    即“保和”(1681页)。

  • 出密万户

    见“曲弥万户”(787页)。

  • 河西字

    元代对西夏文的称呼。西夏所创记录党项族语言的文字,称蕃书、蕃字或蕃文,后世称为西夏文。元代仍流传使用。因西夏已灭亡,其故地在黄河以西,故改称此。

  • 吐蕃温江多宫敕沙州岱论令

    敦煌吐蕃文文献,伯字1552号卷子。系吐蕃令文。发自吐蕃逻娑(今拉萨)南的温江多宫。公元8世纪初至9世纪前期,此宫常为吐蕃赞普居住地,亦为礼佛之所。此敕令下达沙州安抚使(岱论)。内称:温江多王宫收到擦

  • 嘎脑

    苗族自称之一。苗语译音。亦译作“代脑”。史称黑苗、短裙苗等。讲苗语黔东方言。主要分布在黔东南舟溪、丹寨、雷山等地。详见※苗族。

  • 于寔

    ?—581西魏、北周大臣。字宾实。河南洛阳人。鲜卑于氏(原为万忸于氏)。燕国公、大宗伯※于谨之子。初入宇文泰幕府,从征潼关、破迥洛城。大统三年(537),随泰复弘农,战沙苑,以功封万年县子,授主衣都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