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方块白文

方块白文

我国白族早期使用的一种文字。因为每个字大体形成一个方块,故得名。方块白文与汉字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其造字用字的材料,大多取材于汉字。主要有以下几种:1.音读汉字。利用汉字的音表达白语的意思,把汉字作注音用。例如“”,白语读ka55,作“教”讲;“阿”白语读a31,为“一”的意思。2.训读汉字。利用汉语的意思读白语的音。例如“词”字,白语读to21,作“话”讲;“蝉”白语读at31pi21是“蝉”的意思。3.自造新字。骖改汉字的结构体系,用其一半或在汉字上加偏旁来表达白语的意思。例如“��”,白语读pε42,“背诵”、“诵读”的意思。“垯”,白语读pha31,“诉苦”的意思。4.完全借用汉字的形、音、义。方块白文起源于何时,无确切记载,但从遗存的碑文、石刻来判断,当起源于唐末宋初,以宋开宝四年(971)大理国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石城碑》记录的碑文中夹有白文判断,那时白文已在官场使用。其后不断有铭文,石刻、摩崖、墓志发现。现存最完整的首推《词记山花一泳苍洱境》,作者杨黼,刻于1481年,全文528字,十联诗歌,一韵到底。对白族地区苍山洱海的自然美景、名胜古迹作了十分生动的描述,是一篇难得的文学佳作。是研究白族文学、语言的重要资料。方块白文的文献不算太多,但已有不少学者著文从文学、历史、语言、文字、考古等各个不同角度进行考据、释读、研究,发表了不少著作、论文。特别是现在流传在民间用白文记录的戏曲形式大本曲、吹吹腔以及唱本、祭本,许多尚待进一步整理、释读、研究。

猜你喜欢

  • 根登吉美南杰

    1785—1843清代青海隆务寺高僧。藏族。出生于才贡喇嘛家族。15岁入经院学习。20岁赴西藏,入哲蚌寺隆本康村,精研《中观》、《般若》。拜益坚参经师等人为师。为隆务寺迎请《甘珠尔》大藏经。后返隆务寺

  • 贺州

    渤海王国置。为东京龙原府所辖4州之一,领洪贺、送城、吉理、石山4县。辽灭渤海后,其民被迁至今辽宁凤城、岫岩县一带,仍以原州名置州,县皆废。

  • 金川瓦寺藏族赴浙抗英

    道光二十二年(1842)二月,四川金川团练和瓦寺宣慰司下属大金河千总阿木穰、瓦寺土守备喀克哩及瓦寺土舍索文茂奉命率领藏族屯兵近2千人,赴浙江东部参加沿海抗英斗争。奉命进攻英军占领的宁波和镇海县东北的要

  • 雅哈河卫

    见“呕罕河卫”(1067页)。

  • 清代藏事辑要续编

    书名。吴丰培辑。1册,分上、下卷和纲目。为张其勤著《清代藏事辑要》续编。张著起清初,迄同治。续编辑者鉴于光绪朝内政、外交最为繁重、有关清代西藏史料甚多,因取朱寿朋所编《光绪朝东华录》中有关藏事,一一摘

  • 素巴

    藏语音译。一指西藏退职退休官员和寺庙执事僧,如“堪素”,即“退休堪布”;一指从西藏贵族本宅中分出另立门户者。

  • 阿拉布坦

    ?—1703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又称丹津阿喇布坦、都噶尔阿喇布坦。绰罗斯氏。※巴图尔珲台吉弟墨尔根岱青曾孙。初游牧于科布多等地,为噶尔丹倚任。噶尔丹在乌兰布通、昭莫多为清军战败后,见噶尔丹势孤,与

  • 淹滞水

    即“掩※㴲水”(2037页)。

  • 地方台站

    清代蒙古地区由蒙古地方盟旗、苏木敷设的台站。又称苏木台站,以别于政府拨款和掌管的※中央台站。其经费、设备、站户由主办的盟旗、苏木自行负责。其设置是对中央台站的补充。主要是盟、旗、苏木内部的交通运输线。

  • 苏温

    过去云南景颇族地区村寨头人称谓。最早具有长老性质,村寨内较大的姓氏通常都有一人,由同姓人众推举能联系群众,具有处理公共事务能力者担任,但须经山官认可,由山官赠刀一把,表示授权管理寨内事务。其职责是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