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拉基语

拉基语

我国云南少数彝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仡央语支,分布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南部金厂镇及与之毗连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北部地区的曼优、曼蓬、曼邦等地。操拉基语的人口约有八九千人(国内使用拉基语的仅二三百人)。拉基人有红、白、黑、花等几个支系,这大概跟他们过去服装的颜色和其他特点有关。不同支系之间,其语言有一定差异。其中黑拉基和花拉基的话比较接近,可以互相通话,和白拉基之间的话差别较大。拉基人大都与汉、壮、苗、傣等民族交错杂居,连他们所在村寨和曼美、曼邦等都是壮语和傣语的地名,所以拉基人多兼通汉语西南官话、壮语、苗语或傣语。金厂镇的花拉基语有25个声母和64个韵母。在7个元音中,仅a有长短的对立;除了带—i、—u、—m、—n、—收尾的韵母外,还有一套鼻化元音韵母;在民族的语词中,促声韵尾均已消失,拉基语中偶然出现的一些促声韵,一般都是从壮语、傣语吸收的借词。另外,由于吸收汉语借词还增加了一些新的声母和韵母;有6个舒调和3个促声调。拉基语中除常见的单音词和双音节的合成词外,还有不少带a、la、ma、等前缀的名词、动词、形容词,这些前缀没有具体意义,仅作构词成份。拉基语的词类没有表示性、数、格、体、式、态等范畴的标志和词形变化,语法关系主要靠语序和虚词来表示。主要的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在动词谓语的后面;表示数量的定语在主语、宾语的前面,其他定语多在主语、宾语的后面;时间状语多在谓语或整个句子的前面,其他状语在谓语前面或后面的都有,其中汉语借词多在前面,民族词多在后面,否定副词“不”只能放在谓语及其宾语的后面,表示制止或祈求对方不做某事时,在谓语前用a35ku33作状语,但在谓语后面还要用否定副词lio11。拉基语和仡佬、普标、布央等语言的关系比较密切,它们都有一套大致相同的本民族基数词;这些语言的同源词约在30%至40%之间(这是以200个最基本的词为基数统计的)。上述语言跟壮侗语族诸语言也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它们之间的同源词一般在25%上下。壮侗语族另外3个语支各语言的同源词都在45%至65%之间。调类一致,语音对应比较整齐。而和仡央语支之间调类不统一(仡央语群内部声调的对应也不整齐)。

猜你喜欢

  • 唐括德温

    ?—1164金大臣。本名阿里。上京(治今黑龙江阿城)率河人。女真族。唐括氏。金康宗乌雅束婿挞懒子。完颜宗辅婿。善射。天眷三年(1140),授宣武将军。皇统元年(1141),从都元帅完颜宗弼(即兀术)攻

  • 普济州长官司

    清代四川彝族土司名。明洪武七年(1376),贵州普定卫吉三嘉奉调从征四川宁、越2卫,授普济州土知州。不久,置普济长官司(治今四川米易县西北),以吉氏为长官。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其后裔吉荣欮归附

  • 阿格旺旦曾佳木素

    1902—1958阿拉善旗广宗寺(南寺)第六世葛根(格根)。蒙古族。光绪二十八年(1902)二月七日,出生于贫苦牧民家庭。三十一年(1905),被确认为第五世巴伦葛根转世呼毕勒罕。三十三年(1907)

  • 云南蛮司志

    民族史书。清毛奇龄(1623—1716)撰。此为《西河合集》本《蛮司合志》一书之8—11卷。王崧《云南备征志》收此4卷,题曰:《云南蛮司志》。首载总叙,为云南诸土司之拾捕、安辑、授职、习俗之大略,与四

  • 纶布春

    ?—1801清朝将领。索伦人。姓罗佳氏,隶镶白旗。初以黑龙江学团驻京,授司辔。后从征喀尔喀,因夺热索桥功,擢三等侍卫,赐号色默尔享巴图鲁。乾隆六十年(1795),参与镇压贵州、湖北等地苗民起义。嘉庆元

  • 乙浑

    ?—466北魏大臣。也作乙弗浑,鲜卑乙弗氏(后改乙氏)。文成帝和平三年(462),以车骑大将军、东郡公封为太原王。六年(465)五月,献文帝即位,乘帝年幼,矫诏杀尚书杨保平、平阳公贾爱仁、南阳公张天度

  • 黄苓王

    见“毛里孩王”(360页)。

  • 养易斋学人

    清代满族女文人。清宗室嘎公之女,袭封男爵珠亮妻,封一品夫人。嵩山、峒山母。著有《养易斋集》。

  • 张端

    ?—1654清朝大臣、史学家。回族。山东掖县人。兵部侍郎张忻之子。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选庶吉士。李自成农民军入京师(今北京),与父降。清顺治二年(1645),为山东巡抚方大猷荐举,召至京师为

  • 只儿蛮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济尔玛泰卫。永乐十年(1412)八月,与兀剌等10卫同时设立,在今内蒙古海拉尔市东海拉尔河支流威托海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