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德参济旺

德参济旺

?—1648

清初官员。世居阿布罕。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初为察哈尔部宰桑。天聪八年(1634),察哈尔林丹汗败走,在西拉他拉大草滩(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卒。与噶尔玛济农、多尼库鲁克、多尔济达尔汉诺颜号四大宰桑,挟林丹汗两妻,率众2000人归附后金。谒皇太极,赐以甲胄、衣裘,授世职一等昂邦章京,隶蒙古正黄旗。顺治二年(1645),坐事,降三等。三年,从豫亲王多铎北击蒙古苏尼持部腾机思,在鄂特山获胜。并击败土谢图汗援军,以功复进一等昂邦章京。

猜你喜欢

  • 阿吾尔

    见“阿吾勒”(1207页)。

  • 跑短脚

    指旧时保安族的一种小本行商活动。多由青壮年为之。农闲时,从河州、循化或隆务镇集市等地,购得一些面粉、红枣、盐、茶、烟、糖、布疋、碱、大蒜、核桃、辣椒、农具、刀子等生产和生活日用品,或肩挑,或畜驮,运至

  • 麻克里姆

    佤语音译。“克里姆”意为“大伙做”,“麻”即“耕地”。解放前云南省西盟佤族地区对合伙耕种的称呼。佤族社会虽以个体家庭为经济单位,但普遍存在二三户联合耕种,其原因有:耕地为双方所有,一方缺乏土地、种子或

  • 坡利套

    犴皮上衣。参见“奈雅玛”(1351页)。

  • 俅江

    即“独龙河”(1707页)。

  • 大定文书残页

    金代女真文字手写字书。1968年2月原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在整理早年从我国盗走的西夏文献时发现。共2页。原编号3775—1号和3775—2号。第1页有文字6行半,第2页存5行半,背面左侧

  • 景颇语音译。旧时云南德宏景颇族地区对无息借贷的称谓。通常是“借一还一”,带有互助性质。后来随着私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受到邻近傣、汉等民族的影响,债利已有一定发展,但到解放前夕,小额的无息借贷仍较普遍。

  • 刀赋

    赋税名。明朝官府向畲族农民征收的一种赋税,因其生产方式为刀耕火种,刀是畲民的主要生产工具,即规定以刀的多寡为征收山赋的标准,所谓“论刀为准”,“论刀若干,出赋若干”。

  • 和啰噶军民万户府

    见“胡里改军民万户府”(1582页)。

  • 五音所

    见“五因千户所”(2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