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席力图呼图克图四世

席力图呼图克图四世

?—1712

清代蒙古佛教(喇嘛教)高僧。内蒙古归化(今呼和浩特市)席力图召活佛。席力图呼图克图三世圆寂后,被确认为转世灵童,是为四世。曾赴西藏学经。康熙三十年(1691),自西藏返回归化。三十三年(1694),准噶尔蒙古噶尔丹率兵侵扰内蒙古,为防备噶尔丹军侵入归化,发动六召喇嘛和蒙汉人民修筑旧城外垣,加强防守,因功,在清廷支持下,扩建席力图召。三十五年(1696)竣工,康熙帝亲临归化,赐汉名为“延寿寺”,并赠幢幡、经卷等物,因此特为康熙帝举行“皇图永固,圣寿无疆”诵经法会。四十二年(1703),任归化掌印札萨克达喇嘛。奉旨刻满、汉、蒙、藏4体纪功碑2块立于召中。建议归化城将军费扬古将各召所属人丁编为旗、佐,以补充边防兵力不足,被采纳,于四十六年(1707),被编为13佐领。由于得到清廷的青睐,自其以后,归化掌印札萨克达喇嘛一职几乎成为历代席力图呼图克图继承的职务,宗教权力中心转入席力图召。

猜你喜欢

  • 纳哈出

    ?—1388元末明初蒙古大臣。札剌儿氏。蒙元开国功臣※木华黎后裔。元末为太平路(治今安徽当涂县)万户,官至太尉。至正十五年(1355),在江南太平之役中兵败被红巾军所俘。同年,被朱元璋释归蒙古。至正二

  • 七坊峒

    古代海南岛儋州黎族聚落名称。在今白沙县境。明弘治十四年(1501),黎族首领符南蛇曾在此发动声势浩大的起义,海南3州10县闻风响应,“撼动海外三千里地,海南几危”,给明王朝以沉重打击。

  • 阿塔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阿黑塔赤”、“阿黑塔臣”。《元朝秘史》释为“管马的”、“管骟马的”。《元史·舆服志》:“圉人……国语曰阿塔赤。”宋淳熙十六年(1189),铁木真(成吉思汗)即蒙古部汗位始置。元

  • 卓纳

    ?—1631清初将领。满洲镶蓝旗人。纳喇氏。世居哈达地方,哈达贝勒万之孙。太祖努尔哈赤时归附,授佐领,赐姓觉罗。天聪五年(1631),随军征明大凌河城,战明监军道张春、总兵吴襄援军。奋勇挺进,败吴襄军

  • 萨里木吉

    鄂温克族婚礼仪式之一。鄂温克语音译,意为“告别宴”。今内蒙古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人旧时姑娘出嫁由女方族人和亲友送往,当天留住男家,翌日清晨,新婚夫妇在蒙古包内宴请参加婚礼的亲友,当宴会临近结束时,由坐首

  • 弥羌部落

    宋代羌人一支。居黎州(今四川汉源县北清溪镇)西3百里。嘉定元年(1208)十二月,弥羌首领蓄卜由恶水渡河,攻黎州,破碉子砦。攻茆坪砦,掠三松、蚕砂、横山、三增、白羊诸村。用革船渡河,焚掠既尽而归。二年

  • 拜见钱

    元朝末年官吏勒索财物的名目。见“撒花钱”。

  • ①西夏职官称谓。用以称政府机构的主管官员,亦可译为“大人”。如中书六大有中书智足、业全、习办、义观、副、同;枢密六大有枢密南益、北依、西摄、东拒、副、入名。西夏文《官阶封号表》和《天盛律令》皆有载。

  • 鄂木布楚琥尔

    ?—1639汉文也写作俄木布楚琥尔。后金将领。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俺答汗(阿勒坦汗)曾孙。父噶不图为避察哈尔部侵扰,始徙居士默特,遂定居。因屡遭察哈尔林丹汗进犯,约喀尔沁部长苏布地等击察哈尔兵4万

  • 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右翼后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阿拉克诺尔接本部中右翼末旗界,西至哈喇得勒接瀚海界,南至札斯台接本部右翼前旗界,北至胡济尔图接札哈沁游牧界。有佐领1。会盟于札克必拉色钦毕都哩雅诺尔盟。初,哈玛尔岱青随清军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