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布鲁特

布鲁特

清代汉籍文献对柯尔克孜族之称呼。原文来自托忒语,意谓高山居民。有东、西两支。分布于新疆伊犁至阿克苏、乌什山地间的,称东布鲁特。有萨雅克、察哈尔萨雅克、萨拉巴噶什等5部(或称5鄂拓克)。乾隆二十三年(1758),清定边左副将军兆惠领兵追击准噶尔宰桑哈萨克锡拉至其地,其首领图鲁拜表示愿率所部归附,受召入觐,乾隆帝宴之于避暑山庄万树园。分布于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卡伦外之崇巴噶什、希布察克、额得格讷等十五部(又称十五鄂拓克),称西布鲁特。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军平定大小和卓木后,亦相率附清。其首领称“”。清朝政府据其归附先后、忠诚程度和效力情况,分别授予各部首领以二至七品顶戴。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少量农业。每岁俱遣人向清朝献马匹,并不时派人到伊犁、乌什、喀什噶尔等地贸易。最喜内地出产之茶叶、瓷器、绸缎、布疋、烟、酒等物。近伊犁者,每隔一年由伊犁将军遣领队大臣率众前往巡查一次。常年稽察,则由喀什噶尔参赞大臣专辖。19世纪沙俄扩张主义势力和阿古柏窜犯新疆时,与新疆各族人民并肩战斗,谱写了许多动人的爱国诗篇。同治二年(1863),沙俄军队侵入纳林河流域时,当地布鲁特人在鄂斯满等领导下,曾于松库勒(今桑乔耳湖)予殖民者以沉重打击。光绪二年(1876),居于阿赖山区的西部各部落,在阿卜都拉伯克领导下,消灭了大量入侵俄军。三年,清军击败阿古柏收复阿克苏后,阿合奇县和阿图什县布鲁特人,立刻组织起义,协助清军消灭阿古柏残余势力,为维护祖国统一做出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 乌吉乌纲

    见“鄂吉”(2047页)。

  • 盖牟州

    唐置政区名。总章元年(668)唐亡高丽国后,分其地为9都督府、42州,其为42州之一。以今辽宁抚顺市一带地置,治所在盖牟城(故址为抚顺市劳动公园古城)。此前(贞观十九年,645),唐将李绩征高丽,曾攻

  • 候倍

    高车国副王称呼。汉语意为“储主”。北魏太和十一年(487),漠北高车副伏罗部首领阿伏至罗,因不愿随柔然豆仑可汗对北魏战争,与堂弟穷奇率众10余万落西迁至车师前部(今新疆吐鲁番交河古城一带)西北,建立高

  • 纳顿

    土族语音译,意为“娱乐”、“游戏”。亦称七月会、庄稼人会、庆丰收会。土族传统节日。流行于青海民和官亭、中川、甘沟一带。每年夏历七月十二日至九月十五日举行。其历史悠久,早在土族先民从事畜牧业生产及从游牧

  • 西夏国志

    书名。清洪亮吉撰。清张之洞《书目答问》称16卷,未见传本。《清朝续文献通考·经籍考九》及《清史稿·艺文志二》有著录。丁晏《西夏书事》跋与民国胡玉缙《西夏纪》序都称此书未成。

  • 内宿司

    西夏官署名。西夏语音“姑要啰”。属次等司。天盛年间(1149—1169)设6承旨、6都案、14案头。

  • 佛宁

    见“猛安谋克”(2077页)。

  • 萧挞里

    ?—1076辽朝第七代皇帝兴宗之仁懿皇后。契丹族。为南府宰相※萧孝穆(圣宗钦爱皇后弟)长女。史称其性宽容,仁慈淑谨,姿貌端丽。凡遇正旦、生辰,诸国贡币,悉赐贫瘠。兴宗即位时,景福元年(1031),入宫

  • 不入八分公

    即“不入八分镇国公” (271页)和“不入八分辅国公”(271页)。

  • 郭隆寺

    见“佑宁寺”(10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