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庞古蒲鲁虎
金大臣。中都路(治今北京市西南)猛安人。女真族。尼庞古氏。明昌五年(1194)进士。累官尚书省令史。从平章政事仆散揆反击宋进攻,兵罢,任同知崇义军节度使事。改东平府治中,历环州、裕州刺史,翰林待制,开封府治中,大理卿。擢知河南府事,兼河南路副统军。贞祐四年(1216),为陕州宣抚副使兼西安军节度使,备御蒙古,同年,蒙古军攻潼关,御战,兵败战死。
金大臣。中都路(治今北京市西南)猛安人。女真族。尼庞古氏。明昌五年(1194)进士。累官尚书省令史。从平章政事仆散揆反击宋进攻,兵罢,任同知崇义军节度使事。改东平府治中,历环州、裕州刺史,翰林待制,开封府治中,大理卿。擢知河南府事,兼河南路副统军。贞祐四年(1216),为陕州宣抚副使兼西安军节度使,备御蒙古,同年,蒙古军攻潼关,御战,兵败战死。
唐代党项羌部落名。依部族姓氏命名,属党项八部之一。今人考证其原居地在今甘肃甘南拉卜楞之细华。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穆瑚埒河卫。永乐六年(1408)二月,女真野人首领贾令哈、火秃等56人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弗朵秃河等11卫同时设立,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支流五合林河流域。
895—954或955五代时北汉国皇帝。951—954或955年在位。西突厥别部沙陀人。后汉高祖※知远之子(一说从弟)。少嗜酒好博,尝黥为卒。初隶河东军,后唐长兴(930—933)中,迁虢州军校。知远
元代地名。在今新疆青河县南。1248年,蒙古大汗贵由(定宗)西巡至此,病卒。
金初将领。渤海族遗裔。本名召和失。先世于渤海亡后被辽徙居辰州(治今辽宁省盖县)。辽兴、辰、开三镇节度使安国之孙,刺史六哥子。始生,其父听信术者言,以其时日不利,逐之,藏于外家。及阿骨打起兵,辽征兵东京
封爵名。前秦建元七年(371),苻坚以吐谷浑王碎奚(亦作辟奚,335—376年在位)遣使献马5千(一作50)匹,赐以是封爵。碎奚居漒川郡(故治在今青海东南境),因以郡名为爵号。侯,为古代五等爵(公、侯
布帐篷。赫哲语音译。“昂库”亦作“安口”。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是赫哲人冬季外出狩猎的临时住所。过去用者不多,解放后多采用之。
①清德宗载湉年号。1875—1908年,凡34年。 ②习惯以年号代帝号,指清德宗载湉(1844页)。
695—756唐代吐谷浑王族。字神威慕容氏。慕容宣彻子。初受唐封左武卫郎将,后迁左领军卫大将军,仍充长乐州(今宁夏同心)游奕副使,“统戎旅,辑宁沙塞”。娶则天皇后侄孙女、燕国公武延寿女为妻,封平阳郡夫
书名。原为藏文手抄本。未署撰者姓名。收在德国弗朗克1914—1926年所著两卷集英文版《印、藏古代文物》中的第2卷。前半部记载吐蕃王朝崩溃后,部分吐蕃王族逃往阿里、拉达克情况,但以阿里地区为主,着重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