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茸·贡却次程
清代拉卜楞寺高僧。藏族。出生于甘都地方。在拉卜楞寺从贡塘·嘉贝样剃度出家。入经院学习理法,精通显密宗之一切理论和诸明,曾与科采·措杜活佛进行《悟慧论》的磋朗会辩,成为著名辩经者。二十一岁赴西藏入哲蚌寺郭芒扎仓学习经典。在桑洛康村内立宗辩论,理法无比。返回拉卜楞寺后,获得祈愿法会然降巴名号和多仁巴学位。在贡塘·嘉贝样前受近圆戒。后奉德赤活佛命,于阿拉善旗嘉赛寺、王子寺等处讲传经法。曾任本扎仓的格贵师和大会堂协敖。著有《格丹教法燃炽论疏释》。任密宗学院法台。
清代拉卜楞寺高僧。藏族。出生于甘都地方。在拉卜楞寺从贡塘·嘉贝样剃度出家。入经院学习理法,精通显密宗之一切理论和诸明,曾与科采·措杜活佛进行《悟慧论》的磋朗会辩,成为著名辩经者。二十一岁赴西藏入哲蚌寺郭芒扎仓学习经典。在桑洛康村内立宗辩论,理法无比。返回拉卜楞寺后,获得祈愿法会然降巴名号和多仁巴学位。在贡塘·嘉贝样前受近圆戒。后奉德赤活佛命,于阿拉善旗嘉赛寺、王子寺等处讲传经法。曾任本扎仓的格贵师和大会堂协敖。著有《格丹教法燃炽论疏释》。任密宗学院法台。
先秦两汉时中国南方古族名。亦称雒越、雒民、瓯骆、越骆、路人等。译自南方少数民族的语言;一说译自古壮语,有“鸟人”、 “羽人”或“峒人”之意,因图腾崇拜、冠饰或居住特点而得名。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解》
明代羌族部落名。分布在今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县北部。万历年间(1573—1620),曾攻普安、金瓶等堡,杀守将。巡抚徐元泰命松潘副总兵李应祥征伐,羌人与藏民联合抵抗。官军沿岷江由东而西进兵,毁碉房160
金熙宗完颜亶陵寝。皇统九年(1149)十二月丁已,金熙宗遇弑后葬于皇后裴满氏墓中。贞元三年(1155),改葬于大房山蓼香甸。大定(1161—1189)初,追号思陵。大定二十八年(1188),以思陵狭小
见“丹必占灿”(378页)。
即“莫折太提”(1826页)。
见“爱猷识理达腊”(1899页)。
清乾隆(1736—1795)后对撒拉族聚居地区“内八工”和“外五工”的合称。※“工”,突厥语音译,指村镇、城堡等基层行政单位,相当于乡,管辖数村。前者指位于黄河南岸今循化县城以西的街子工、查加工、苏只
元朝封爵。一说将其列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至正二十七年(1367),世祖子脱欢第四子帖木儿不花由宣让王进封。
元朝大臣。又译兀良哈台。蒙古人。累官枢密副使。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改中书添设参知政事、同知经筵事。十三年,进右丞,兼大司农卿。十七年,任中书平章政事。十八年,出知行枢密院,代太不花总兵山东,节
北辽德妃萧普贤女年号。1122年,凡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