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龙禅
清初达斡尔族首领。亦作图龙恰或多伦禅。额驸巴尔达齐之婿。顺治八年(1651),与兄弟托尔加、粤姆捷遭沙俄侵略者袭击,英勇搏斗,奋力拼杀,后力竭被俘,拔刀自尽。
清初达斡尔族首领。亦作图龙恰或多伦禅。额驸巴尔达齐之婿。顺治八年(1651),与兄弟托尔加、粤姆捷遭沙俄侵略者袭击,英勇搏斗,奋力拼杀,后力竭被俘,拔刀自尽。
?—349十六国时期后赵宗王、将领。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人。羯族。※石虎子。后赵延熙元年(333),封乐平王。建武十一年(345),奉父命镇守长安(治今陕西西安)。太宁元年(349),拒
怒语音译,意为“怒人使用的升”。解放前云南省怒江地区的怒族用以计量粮食的单位。系用竹筒制成,约20厘米高,口径约8厘米。实际过去怒族人所使用的升很不划一,与他们计量观念单薄有关。
解放前云南各族人民反抗英帝国主义侵占沧源地区银矿的武装斗争。沧源的班洪、班老等地蕴藏有丰富的银矿,清初以来就曾大量开采。英帝国主义入侵我国云南边疆后,即觊觎此富藏,早在1927年就派人进行秘密勘查,1
简称“卫拉特法典”。蒙古语称之为“察津·必扯克”(法典、法律文献之意)。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1640),巴图尔珲台吉、札萨克图汗等召集卫拉特、喀尔喀各部封建主会盟塔尔巴哈台(今塔城。一说会盟于札
组合词ulusbigi音译。 “兀鲁思”(ulus),蒙古语,原意为“百姓”、“大众”,后引伸为“国家”和“领民”、“领地”。“别吉”(bigi~begi),蒙古语意为“公主”,蒙、元皇室及诸王之女称
唐宋元时期管理蕃商、蕃坊的官职。又称都蕃长。时来华之阿拉伯人、波斯人,为便于出海经商,常聚居于广州、泉州、杭州、明州(今宁波)、扬州等城市之一隅,政府设蕃长司置蕃长统察公事。职责主要是招徕外商,办理蕃
①人名(997—1065)唃厮啰政权创建者。清人译作“嘉勒斯赉”。吐蕃王朝赞普后裔。生于高昌磨榆国。原名欺南凌温。12岁时被河州羌人大贾何郎业贤携至河州(今甘肃临夏),安置于心城。后又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译喀喇都观伯克。职司管理围场、设立台站、修整兵械等事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七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见“阿布都鲁素”(1231页)。
见“卜赤”(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