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嘎的林耶

嘎的林耶

中国伊斯兰教四大门宦教派之一。又译为“尕得林耶”、“格底林耶”,系阿拉伯语“大能者”之意。原传播于阿拉伯和中亚苏非派的一个较大的教团。一说于康熙十三年(1674)由穆罕默德第29世后裔华哲·阿布都·董拉希传入;另说来源于十二世纪产生于波斯的尕得林耶苏非派创始人阿布都拉·尕底尔·吉拉尼。先传入两广、云南,后由其弟子祁静一、马纯一传至川、甘、陕等地,形成一大教派。以河州大拱北清真寺为中心。有“香源堂”、 “文泉堂”、“阿门”、“七门”(或“齐门”)、“韭莱坪”、“明月道堂”等支派。其体系庞杂,是正统派的苏非主义者,也有着什叶派神秘主义之因素。在传入中国和形成门宦中,更受到佛教、道教之影响,特别是禅宗的影响较深,有浓厚的佛、道色彩。基本教义,主要表现在所谓“无字真经歌”中,其代表作有《分明四季道理情歌》、《真经歌》、《修道歌》、《五更月歌》、《无底船歌》、《三昧真火歌》、《无根树歌》等。除保留对伊斯兰教的“万物非主,唯有真主”这个最根本的信条外,对伊斯兰教之教义、教律进行了全面的“改造”。最大特点是:重道乘功修,参禅悟道。认为先有道,后有教。教是世俗的,道是超然的,本来就存在的。声称除遵行《古兰经》和《圣训》外,必须静修、参悟,以达到“认主”“近主”之目的。其法是终身不娶,避之深山,静坐修道,默念无字真经。有三规五节、十五条之目,皆以“清心寡欲,淡泊持其志”、“宁静守其身”为要。每个拱北(陵墓)或道堂由教徒推选当家人主持,管理教务,最高权力机构为有当家人参加的董事会。其道统,传至七辈(一说八辈)即止。后分为两支:一支以大拱北门宦为中心,尊祁静一为始祖,另一支以韭菜坪门宦为中心。主要分布在甘肃临夏、兰州,四川阆中、广元、松潘,陕西西乡、汉中,宁夏固原,青海西宁、化隆等地。有大小数十个拱北,人数约有10万余。

猜你喜欢

  • 余丁

    清代八旗制度下未被选中披甲和佐领内超编的多余成丁之谓。①挑甲考试不及格者。旗制规定:凡年满十八(初期定为十五、十六),或身高五尺以上者,即可选充披甲(八旗兵)。因受各佐领披甲定额所限,通常是披甲限额内

  • 南郡蛮

    秦代南郡诸民族的总称。春秋战国时称※荆蛮,属楚地。秦时,其民以幪布、鸡羽等缴纳义赋。东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南郡※潳山(今属湖北江陵境内)少数民族雷迁等起兵反汉,被武威将军刘尚讨破,其族人被迫

  • 老哈河

    见“土河”(63页)。

  • 集礼

    西夏职官次品封号。西夏语音“尼则顶”,西夏文《官阶封号表》中有“文武孝种能恭敬东南姓官上世倚”称号。参见“官阶封号表” (1532页)。

  • 大河家集

    保安族传统贸易集市。位于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自治县大河家。始自清末。每逢双日进行,故又称“双日集”。届时居民携自产的土特产品等小商品,至集市出售、交换。后贸易范围扩大,逐渐出现白银、鸦片、牲畜、柴草等市

  • 札拉克

    见“察拉克”(2473页)。

  • 索岱

    蒙古语音译。亦译索戴。意为福荫、洪福、伟大、神圣、威力等,与※索多意义相同,仅用于女姓。明代蒙古称成吉思汗为索多,称下嫁斡亦刺(瓦刺)的公主为索岱,故瓦刺贵族被称为索岱的后裔。瓦刺领主※脱欢欲夺取大汗

  • 亦里察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五年(1407)二月,与哥吉河等4卫同时设立,在亦里察河流域。《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正统后设之亦力察卫皆改作伊拉齐河卫。并说清代吉林城(今吉林市)西90里有伊拉齐河。

  • 土俗书

    参见“方块壮字”(390页)。

  • 九斿白旗

    又作“九脚白旗”、“九游白旗”、“九斿大旗”、“九足白旄纛”。指有九条飘带的纯白大旗。古代蒙古人崇九尚白,以九为重,以白为吉,故此旗寓高贵吉祥之意。1206年,铁木真于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集贵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