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勒勒车

勒勒车

中国北方敕勒、蒙古、达斡尔等族的传统交通工具。亦称����车、辘轳车、罗罗车、牛牛车、大毂轮车、达斡尔车、哈尔沁车、哈马特力格等。起源于北方草原,由游牧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和改进。南北朝时期即在※赤狄后裔敕勒族中广为制造和使用。据《魏书·高车传》记载,敕勒人“车轮高大,辐数至多”,故被内地称为“高车”。经历代变迁,传承不息。后传至蒙古、达斡尔等族中,达斡尔族曾以善制此车而闻名。车体、车轮均为木质结构,多以桦木制造。一般车长约4米,车轮高大,直径达1.4米左右,以木辐条与轴心相连。轴径如椽,轻便易驾。车上可安装车篷、桶状水箱。带篷车蒙古语称为“哈马特力格”。除沙漠地区用骆驼拉车外,一般以一牛拉挽。用于迁徙、打柴、拉草、运水等,适于游牧生活。车体轻便、车轮高大,便于在草丛、积雪、沙漠、泥泞、沼泽地带行走,故有“草上飞”之美称。诸车亦可首尾串连,一人即可驾3至10辆车,省事省劳力。至今仍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地区使用,但逐渐被轻便机动车、拖拉机等替代。

猜你喜欢

  • 阿旺罗桑扎喜

    见“智华嘉措”(2241页)。

  • 烘和罗鄂笼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新疆识略》等书作崆郭罗鄂伦。或作洪郭尔鄂笼。因当地土黄,多柔草故名。位于都兰哈喇山西北麓。原为中国设卡之地,后被沙俄侵占。即今哈萨克斯坦阔奴尔乌连。

  • 策丹朗结

    清代后藏地方官员。藏族。有才识、熟悉营务。光绪二十六年(1900)充当东科尔,帮仔琫公所书算。是年,补放七品管理帐房第巴。二十八年(1902),三十年,升补六品聂木营官。升补五品贡噶尔营。翌年,奏准补

  • 萨尔特部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称萨尔特鄂拓克。原为希布察克部一支。乾隆二十四年(1759),归附清朝。驻牧喀什噶尔(今喀什)西南伊勒古楚卡伦外,与※察哈尔萨雅克部相邻。主要从事畜牧业。隶喀什噶尔参赞

  • 喀什噶尔金矿公司

    清末新疆工矿企业名。光绪二十八年(1902),新疆喀什道尹袁鸿佑奏准创办。初为官商合办,有官股2万两,商股1万两。分设保立、保大、保源、保兴4厂。次年四月开业,将砂金提炼为金条,运往上海、北平等地销售

  • 冲巴噶什部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译崇巴噶什部。乾隆二十四年(1759)归附清朝。二十八年(1763),因首领阿瓦勒比,以其部牧地供内地游牧,并悉心经理牧群,获四品顶带。在喀什噶尔城(今新疆喀什)东北2

  • 梁河设治局

    行政区划名。民国二十年(1931)置,相当于县一级。治今云南省梁河县。明清为※南甸宣抚司,属傣族刀氏土司统治。民国初年设八撮县丞。当时行政区划为三山、四㽘、八撮,县丞管八撮,故又名八撮县

  • 传小召

    参见“传大召”(794页)。

  • 杨树林女真国书摩崖

    见“女真字海龙摩崖”(148页)。

  • 塔热克

    意谓遗产税。又译塔里卡拉。19世纪60年代阿古柏占据新疆时强制推行的税制之一。其制:人死后由税吏时对其遗产进行评估,按规定收税2.5%至5%。因税吏经常高估、冒估,故税额远远超出此比例。清军收复南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