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勃特山

勃特山

见“巴达哈伤”(414页)。

猜你喜欢

  • 达漫

    见“泥撅处罗可汗”(1515页)。

  • 黄石羌

    西羌的一支。参见“黄羝羌”(2021页)。

  • 毛难

    毛南族旧称。又作“冒南”。起源于宋以后的地名或族名“茅滩”、“茆滩”、“茅难”。分布于庆远府恩恩县(今广西环江)。无文字,操毛南语。信仰多神。以农耕为主。是毛南族的直接祖先。参见“毛南族”(360页)

  • 箕子朝鲜

    见“箕子东封朝鲜”(2453页)。

  • 北魏神元皇帝

    见“拓跋力微”(1359页)。

  • 麻达

    高山语音译。清代台湾高山族村社听差。亦称“猫踏”、“咬叮”等。各村社均有设置,均由未婚少年充任,听候通事、土目差遣。主要负责传递“番社”与官府之间或“番社”之闾来往公文,“凡传递文书,两手系铃摇之,其

  • ?

    德昂等族长度单位。一��约5市尺。

  • 沙麻部

    见“沙马宣抚司”(1130页)。

  • 勒尤

    布依语音译,意为“悠悠唢呐”。布依族传统吹奏乐器。流行于贵州望谟、册亨、贞丰一带。有木制和竹制两种。木制的下端装有共鸣器;竹制则无。管身开5个或6个音孔。吹奏时,在口子处放一个“虫哨”(以槐树上的昆虫

  • 实勒们河卫

    见“失里绵卫”②(591页)、“细木河卫”(15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