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多保忠
西夏崇宗朝大将。党项人。仁多洗忠兄。大安十年(1084)其叔仁多㖫丁战死,代统其军。官卓罗监军司监军,总领西南部族。与权相梁乙逋不睦。天仪治平二年(1087)两度被乙逋派遣攻宋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天祐民安五年(1094)乙逋谋叛,与大首领嵬名阿吴等集部众杀乙逋,后升为统军。永安二年(1099)率兵助吐蕃围宋湟州(今青海乐都南)。贞观四年(1104)遣使至宋请内附,事败,免职。
西夏崇宗朝大将。党项人。仁多洗忠兄。大安十年(1084)其叔仁多㖫丁战死,代统其军。官卓罗监军司监军,总领西南部族。与权相梁乙逋不睦。天仪治平二年(1087)两度被乙逋派遣攻宋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天祐民安五年(1094)乙逋谋叛,与大首领嵬名阿吴等集部众杀乙逋,后升为统军。永安二年(1099)率兵助吐蕃围宋湟州(今青海乐都南)。贞观四年(1104)遣使至宋请内附,事败,免职。
?—1760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氏。理藩院尚书※阿灵阿之子。乾隆二年(1737),由三等侍卫袭其祖遏必隆一等子爵。五年(1740),授镶黄旗蒙古副都统,调热河副都统。九年(1744),擢奉天
见“牂柯郡”(1960页)。
书名。清刘锦堂撰。16卷。是书系作者于光绪(1875—1908)年间,奉命驻镇新疆的奏折汇编。奏稿起自光绪四年(1878)三月二十四日,止于十五年(1889)二月十五日。内容主要有:一为新疆改为行省经
书名。明王在晋(字明初,今江苏太仓人)撰。17卷。天启二年(1622)三月,作者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代熊廷弼经略辽东,后坐罪归籍,于崇祯十一年(1638)撰成此书。记事起万历四十六年(1618)四
书名。农学著述。明代回族学者※马一龙撰。本书为作者考察农耕,与探讨耕作理论之作。以哲学论农,为古代农业文献所罕见。惟论证多用旧理学家之说,虽文字深奥,然言简意赅。有《宝颜堂秘笈》、《广百川学海》、《二
?—1643明末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客列亦特氏。元代翁罕(王罕)后裔,卓立甘鄂尔勒克子。初游牧于额什尔努拉(原苏联乌尔扎尔一带)等地。屡率众迎击沙俄扩张主义势力。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拒绝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阿坝北部藏族地区村寨专管庄稼的人。每个村寨人数不等,由群众推举,负责安排村寨的播种、除草、积肥、收割及砍柴等生产事宜。与群众共同商定时间,不能按时完成者,由寨众帮助。春播后由其轮流巡
清末民国初年在内蒙古西部办理垦务的机构。宣统二年(1910)设于绥远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三年(1911)三月,由绥远城将军坤岫兼任垦务督办。下设秘书2员,及财政、考工、蒙务、文牍、庶务5科,分别办
藏语音译,意为“头人”。解放前四川甘孜麻书藏区地方基层组织之头人。为世袭村长。一般每村1—2人。个别村有4人者。主管全村事务,每年每人需有两个月到保证公署值班,自备伙食,无报酬。领有一定数量的耕地、“
?—310十六国时期汉国(前赵)王子。新兴(治今山西忻县)匈奴人。汉国创建者※刘渊子。河瑞元年(309),封鲁王。次年,父临终前,委为尚书令,受遗诏辅政。与齐王刘裕、北海王刘乂并称“三王”,总强兵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