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乌什起义

乌什起义

清代乾隆年间新疆维吾尔族农民起义。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统一西北地区后,为加强对天山南北的统治,于当地置屯田、建立军府制度,派伊犁将军、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等分别统兵驻伊犁、乌鲁木齐、喀什噶尔(今喀什)、塔尔巴哈台(今塔城)等地,复保留原有的伯克制度,以加强对维吾尔人民的控制。随着统一局面的实现,派驻新疆的军政官员日渐腐化。乌什办事大臣素诚、阿奇木伯克阿布都拉,更是恣意暴敛,残虐群众,奸淫妇女,广大民众怨声载道。乾隆三十年(1765)二月,乌什四品伯克额色木图拉子赖和木图拉,奉素诚和阿布都拉命,运送沙枣树苗,定于十五日起程。时因其妻曾遭素诚污辱,遂谋反抗,于十四日晚聚集奉差者240人围攻素诚衙署,执杀阿布都拉。素诚被迫自尽。义军夺取乌什城后,共举赖和木图拉为阿奇木,复将附近乡村群众迁入城内,构筑防御工事,以备清军反攻。阿克苏办事大臣卞塔海、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纳世通、伊犁将军明瑞闻讯,相继领兵前往镇压,战败。清廷令阿桂率兵往助剿。阿桂排列大炮,发动猛攻。赖和木图拉在战斗中阵亡,其父额色木图拉领导义军继续守城。清军坚壁清野,把乌什城东门水磨和积粮全部投入水中,断绝义军粮源。七月九日,清军逼城,掘沟筑墙。义军粮尽,谋突围,未果。八月十日,因叛变者投敌,额色木图拉与子阿穆尔拿拉、婿塔伊勒及起义重要将领被擒献清军。持续半年的反封建压迫和民族压迫起义失败。起义群众大都遭屠杀,幸免于难的则被分为四起押往伊犁,受严密监视。

猜你喜欢

  • 布依语

    我国布依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使用人口约212万。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安顺地区及贵阳市郊。布依语分为黔南、黔中和黔西3个土语,或依次称为第一、第二和第

  • 番社

    台湾高山族聚落组织。参见“社”(1170页)。

  • 完颜彀英

    1106—1179金大将。本名挞懒。女真族。完颜氏。蜀王※完颜银术可子。年16,从军伐辽,常为先锋,授世袭谋克。太宗天会四年(1126),随父围太原。后拔太原,下河东诸州,攻汴京(今开封),皆有功。从

  • 结古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青海玉树县结古镇木它梅玛山。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西藏萨迦派大喇嘛当钦哇·嘉昂喜饶坚赞至此传教,在当地扎武部落头人支持下建寺。后成为萨迦派在玉树北部的主要寺。此寺依山而建,殿堂僧

  • 瓦剌它卜囊

    见“永邵卜大成台吉” (640页)。

  • 顺化可汗

    见“仁裕”(315页)。

  • 北魏节闵帝

    见“元恭”(228页)。

  • 木鹿寺

    藏传佛教(喇嘛教)寺院。藏文作“mu yu dgon pa”,即“木如寺”,转译为“木鹿寺”。在今大昭寺北部不远。唐时为吐蕃佛殿。迄今犹存。楼高四层,小而精。后改为格鲁派(黄教)高僧德珠呼图克图驻锡地

  • 伊噜格勒雅苏

    ?—1032宋代甘州回鹘末代可汗。宋天圣七年(1029)即位。遣使向宋进贡,受赐历日1卷。在位凡4年。

  • 乌罗府

    府名。明置。元置乌罗龙干等处长官司,治所在今贵州松桃县西南乌罗。明洪武(1368—1398)初,改为乌罗长官司。永乐十一年(1413),改为府,隶贵州布政使司。领有朗溪、答意、治古、平头著可等长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