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丹珠尔

丹珠尔

藏文大藏经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藏语音译,“丹”为“丹觉”之简称,意为“”或“经论”,“珠尔”意为“翻译”,总意为“一切经论的译文”,又称“付藏”,通称“论部”。内容均为后人对佛经的各种论述或注疏等。以纳唐新版(即颇罗鼐时所刻印者)为例,总计收集论述15类,224函,约3400种。其中赞颂类1函64种;咒释类86函,2640种;般若类16函,40种;中观类17函,152种;经疏类18函,40种;瑜伽类18函,66种;小乘类29函,62种;本生类3函半,8种;杂撰类半函,41种;因明类21函,66种;声明类2函,28种;医明类5函,7种;巧明类半函,25种;世论类半函,12种;西藏撰述及补遗类13函,123种。另附目录1函,1种。从分类看,藏文大藏经全藏并非单一佛经文献,还包括多种学科论著。西藏之显教推崇大乘龙树、无著三家。而龙树本论七十空性与中观并重。汉译本大藏经仅存中观。佛护、月称对中观之注疏,陈那,法称对世亲之业承论述,为汉译本大藏经中所不传或一无所闻,至于密乘仪轨解疏之属,汉译本大藏经所缺尤甚。以汉藏《丹珠尔》相比,汉译本仅为藏译本的八分之一。主要原因系西藏大藏经多为晚世之书,故收书多而广。而龙树、无著及法称之说,流行于中唐以后。各种版本的藏文大藏经《丹珠尔》部所含卷数及文种,在大类方面基本相近,但具体文种及编目次序又有所不同。如北京版(雍正二年),为180出,699部。德格版(乾隆九年)为223帙(函),3559部。在编排次序上,卓尼版《丹珠尔》以明学为首,与布顿、五曲达赖时所编《丹珠尔》经传统次序不同。目前所见主要只有北京、德格、卓尼、纳塘四种版本。参见“藏文大藏经”(2573页)。

猜你喜欢

  • 哈里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哈里、哈剌卫。永乐四年(1406)置。《满洲源流考》作哈鲁河卫,并说哈鲁河在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城以东,流入屯河(今汤旺河)。

  • 果聂

    苗族古歌。流传于湖南西部、贵州松桃等地。是有关苗族先人迁徙的古歌。歌词反映湖南西部苗族因人口“繁殖象岭山的竹子”,“发展象深沟的树子”,不得不向外迁徙,从陆上走去,从水路飘流下去,从四面山岭下去。并叙

  • 六大政策

    盛世才统治新疆前期提出的政治纲领。即反帝、亲苏、和平、清廉、建设、民平(民族平等)。是在苏联、中国共产党人的影响及帮助下,在新疆各族人民长期斗争下,于1934年至1936年逐步制定的。据盛世才解释,它

  • 买俊三

    1888—1967近代伊斯兰教经文音韵学家。河南洛宁人。回族。幼家贫。少时入清真寺习经,及长,求学于河南、陕西、甘肃、山西、北京等地。在京期间,曾随土耳其人穆罕默德·阿里学习伊斯兰教义,并专攻经文音韵

  • 固穆巴图尔

    ?—1664清初蒙古王公。茂明安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锡喇奇塔特次子。驻牧于呼伦贝尔,均称阿噜蒙古。崇德元年(1636),归附清朝。三年(1638),从睿亲王多尔衮征

  • 算智尔威

    元代党项(唐兀)人。曾姓史氏。材勇绝人。事世祖于潜邸。1253年从平云南,以骁勇果敢著称。1259年又从渡江攻湖北。中统元年(1260)从征叛王阿里不哥,参与大小15战,授蒙古唐兀军民达鲁花赤。死后赠

  • 萨哈璘

    1604—1636清初将领。又作萨哈廉。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孙,大贝勒※代善第三子。通晓满、汉文字,战功卓著,政多建树。初授台吉。后金天命十年(1625),统兵援救蒙古科尔沁部,拒察哈尔

  • 岷州

    古州名。西魏置,治所在今甘肃岷县。隋大业(605—618)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四年(621),为总管府,管岷、宕、洮、叠、旭5州。八年(625),吐谷浑入扰此州,并请与唐互市于承风岭。贞观

  • 和尚

    ①元朝大臣。玉耳别里伯牙吾氏。忽都思子。初袭父职任百户。宪宗九年(1259),随忽必烈攻鄂州(今武昌)。世祖中统三年(1262),随军讨李璮,以功升阿剌罕万户府经历。至元五年(1268),随都元帅阿术

  • 苏马

    1245—1294元代景教徒。时人称拉班·马·苏马。畏兀儿人。昔班之子。早年从景教总主教马贵哇尔吉受洗礼。至元十五年(1278),同汪古部贝尼尔子马可思从大都(今北京)出发往耶路撒冷朝圣,途经霍山、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