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中英烟台条约

中英烟台条约

即《滇案条约》或《芝罘条约》。英国借口马嘉理案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光绪二年(1876),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以英人马嘉理在云南腾越被杀一案向总理衙门提出种种无理要求,遭驳斥,遂与俄公使密商英俄分别从云南、伊犁出兵威胁,清政府屈从,派李鸿章为全权代表与威妥玛在烟台签订此约。共3部分16款,主要内容为:英国有权确定滇缅边界;准许印度总督派人去云南调查五年,以准备“签订滇缅边界及通商章程”;准许英使馆官员游历甘青地区和由四川等处入藏赴印,探查藏印路线;英国派按察使在上海立承审公堂,中国在租界设会审公堂,扩大领事裁判权;开宜昌、芜湖、温州和北海为商埠;重定鸦片税及其他洋货捐;规定马嘉理案的抚恤金,惩办凶手。这一条约扩大了英国对中国的侵略特权,为英国侵略我国西藏和四川藏区打开了缺口。

猜你喜欢

  • 阿木

    古族名。今哈尼族。哀牢山镇沅、墨江、普洱等县哈尼族之自称、他称。沙海昂注、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记·阿木州》:“阿木是东向日出之一州……。产马不少……。其地有良土地、好牧场,故牛及水牛亦甚多。凡生活必需

  • 基诺族起义

    基诺族人民反对国民党压迫剥削和争取民族生存的武装斗争。亦作“攸乐山起义”。1941年11月下旬,云南西双版纳基诺山(原称攸乐山)基诺族头人飘白因不堪国民党的苛征暴敛,含愤服毒自杀,激起人民不满,各寨头

  • 烔奈语

    自称“烔奈”的瑶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六巷、罗香和长垌3个乡的10多个山村,使用人口约计有2000。烔奈语的语言特点:声母分单纯音、复辅音两类,一

  • 温得

    长腰兽皮靴。鄂伦春语音译。亦译作“翁得”。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用鹿、犴小腿皮制作,需八九条犴鹿下腿皮才能制1双,可穿3冬。另有一种短筒皮靴,称※“其哈蜜”;一种布腰的皮靴,称※“奥路

  • 佛尼勒

    ?—1681清朝将领。满洲镶红旗人。柯齐礼氏。索尔和诺子。初袭父牛录章京世职。顺治元年(1644),补西安驻防牛录章京。从征湖广,署夸兰大。康熙八年(1669),升副都统。十三年(1674),同西安将

  • 盘古歌

    参见“高皇歌”(1915页)。

  • 龙喜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青海玉树县。相传在吐蕃早期该处有一座本教帐房寺院,徒众百人,称“本嘉玛”。吐蕃达磨赞普灭佛,会昌二年(842),叶尔巴僧人拉隆具吉多吉刺杀达磨后逃往该寺。在藏传佛教后宏期,昌都直贡噶举

  • 巴鲁忽歹

    即“巴儿忽”(407页)。

  • 领囡

    参见“滚很召”(2465页)。

  • 不卒禄

    即“颉跌利施可汗”(21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