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塔尔巴哈台界约
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又名《塔尔巴哈台界志》。1870年8月12日(清同治九年七月十六日),清朝钦差大臣奎昌和俄国钦差大臣穆罗姆佐夫在塔尔巴哈台签订,为※《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第三个子约。根据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关于从沙宾达巴哈山口到浩罕边界止的中俄西段边界的规定,具体确定了自玛呢图噶图勒干至哈巴尔阿苏止中俄边界上所立10个界碑位置。通过此约,俄国割占了斋桑湖以东、以南原属中国的领土。
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又名《塔尔巴哈台界志》。1870年8月12日(清同治九年七月十六日),清朝钦差大臣奎昌和俄国钦差大臣穆罗姆佐夫在塔尔巴哈台签订,为※《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第三个子约。根据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关于从沙宾达巴哈山口到浩罕边界止的中俄西段边界的规定,具体确定了自玛呢图噶图勒干至哈巴尔阿苏止中俄边界上所立10个界碑位置。通过此约,俄国割占了斋桑湖以东、以南原属中国的领土。
元晋王甘麻剌妃。蒙古弘吉剌氏。生子也孙铁木儿。至治三年(1323),也孙铁木儿(泰定帝)即位。十二月,追尊宣懿淑圣皇后。
见“忽把卫”(1488页)。
湖名。辽代称白水泺,金代称白水泊,明代汉文史籍作克儿、圪儿海,清代作奇尔泊、希尔泊。今称黄旗海,位于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明初在明朝辖区内,后为东蒙古右翼占据。右翼济农巴尔斯博罗特将该地封与第三子兀慎
古国名。一作髦。商周时南方小国。曾参与周武王伐纣。其地有谓在巴蜀(今巴东一带),有谓在髳州(今云南姚安县),有谓在邛笮间;有谓在茅津(今山西平陆县西南)。其后裔,一说为山僚、濮僚,今之仡佬。一说髳即苗
1917年由日本大仓组利用汉人冯万良、李玉生在内蒙古东部通辽县设立的垦务公司,在绥东县设立分公司。占据卓索图王若千荒地以及奈曼王苏珠克图巴图尔押荒地200方(约10万亩),迁来大量朝鲜移民进行垦种。每
前秦末主苻崇年号。394年,凡1年。
见“布儿哈卫”(469页)。
见“坳瑶”(1291页)。
?—1649清初将领。满洲正蓝旗人。何舍里氏。世居叶赫地方。固山额真兼议政大臣宜拜弟。天聪九年(1635),以章京随霸奇兰、萨木什哈等从征黑龙江,以功授半个前程世职。崇德元年(1636),随军征明锦州
书名。元胡祗遹(1227—1295)撰。26卷。卷1至卷8为赋、诗、诗余,卷9至卷19为文,卷20至24为杂著,卷25至卷26为语录。作者武安(今属河南)人,字绍闻,号紫山,因以名集。初被荐充为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