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东女国

东女国

古部落名。为“羌之别种”。唐代约分布于今四川西北、青海东南一带。辖户四万,拥兵万人。以女为首领,故称。为别于西海(今青海湖)之西女国,故称东女国。王号宾就。王死仍选女为大、小王为嗣。女官在内,男官事外。凡号令,皆女官自内传,男官受而行之。其俗女贵男轻,子从母姓,男惟务耕战。地寒宜麦,畜牛马,产黄金。居重屋,王者居九层,国人六层。王服绫裙青袍,冬则羔裘。俗有鸟卜。王之葬,殉以人。唐武德时(618—626),其王始遣使入贡,后朝贡历代不绝。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其王赵曳夫遣子献方物,天宝元年(742),封曳夫为归昌王、左金吾卫大将军。“后乃以男子为王”。贞元九年(793),其王汤及西山、弱水诸小部求内附,受封刺史,世袭。同时又“阴附吐蕃”,故被称为“两面羌”。据考,清乾隆时川北索磨女土司卓玛措世系与东女国有关。

猜你喜欢

  • 哈元生

    ?—1738清朝将领。直隶河间(今河北献县一带)人。回族。康熙间入伍,任把总。累迁建昌路都司。雍正二年(1724),补抚标右营守备,奉命镇压贵州布依族、苗族起义。三年,攻占乌蒙,任寻沾营参将。八年(1

  • 南木哥

    土族汪土司始祖。本为蒙古族,其后世逐渐融合于土族中,遂以汪为姓。明洪武四年(1371),率壮丁归附明朝,以功授指挥佥事,调宁波副千户守御。曾辖有“土舍”、“土民”百余户、男女500余人。附汪土司世系(

  • 萨大年

    1826—?清代诗人。字兰台,福建闽县(今属福州市)人。回族。诗人萨玉衡之子。道光二十六年(1846)举人。次年入京应试,不第。道光三十年(1850)中进士。钦点内阁中书,后授建宁府学教授。博学能文。

  • 白支根

    西藏珞巴族崩尼、崩如等部落早期的一种宗教信仰陋习。当地民间认为,人死亡系某种“鬼人”或某家先世鬼魂作祟所致。一旦巫师为病人驱鬼治病未愈者或巫师判断由某家先世鬼魂作祟致死者均属“白支根”。死者家长据此便

  • 北昌

    见“蒲昌县”(2319页)。

  • 色迪克

    见“思的克”(1658页)。

  • 田益宗

    见“西阳蛮”(696页)。

  • 俸钞

    元代赋税科差名目之一。汉地民户的科差包括※丝料、※包银、俸钞3项。世祖中统元年(1260),定科差条例,向民户征丝料、包银。至元四年(1267),始定俸禄,令民户在4两包银外增纳1两为俸禄。按户之高下

  • 大黄

    中药名。又称黄良、将军、火参、肤如。出产于四川、陕西、江淮及甘、青一带。有锦纹大黄、土番大黄、土大黄之分。茎青紫色,形如竹。二、八月采其根,去黑皮,横切作片,火干,即可供用。川大黄因片如牛舌形,故又称

  • 平定金川告成太学碑文

    碑铭。乾隆十四年(1749)清高宗弘历撰文。碑文主要记述大金川土司莎罗奔袭土司职,雍正元年(1723),因军功授金川安抚司;十二年(1747),侵扰邻近诸土司,抗拒清军;十四年(1749),为清将岳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