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瞒
见“叶密立”(539页)。
见“叶密立”(539页)。
1248—1294元代乌思藏高僧,世祖帝师。又作亦摄思怜。出身于萨迦寺之东院。初被萨迦派僧众推选至内地,从萨迦第五祖※八思巴学法,随侍左右,得谒元世祖,深受赏识,故其戚族中有多人入奉宫廷,为皇室上师。
山名。①在今青海省东部。藏文称“达尼朵”,唐贞观十五年(641)正月,太宗养女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王)松赞干布联姻,公主行经其地驻跸。当地民间神话传说:公主掷铜镜化为日月山,泪流成河,西注入青海湖,故
见“伽色尼”(1098页)。
傣语音译。指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制度下各村社所设管理武装的人。被授与“先憨”或“鲊憨”等军职,平时在村社内负责训练青壮年、奉命捕人和维持治安,战时听候宣慰使和勐土司调遣参战,遇有大战才征调百
地名。十六国时期夏国都城。故址在今陕西榆林县西南白城子。东晋义熙三年(407),铁弗匈奴之赫连勃勃自称天王,建大夏国。夏凤翔元年(413),以叱干阿利领将作大匠,发岭北夷、夏10万人,于朔方水北、黑水
河流名。老哈河支流。蒙古语称霍尔霍河。发源于今内蒙古宁城县和喀喇沁旗交界处的葛家洼梁顶。全长150华里。汇大小数十条河流而成。在黑城附近汇入老哈河。黑城在历史上为名城。战国时期有右北平郡的平冈。西汉著
契丹王朝对治理契丹民事制度的称呼,与“汉制”相对而言。契丹建国后,对契丹人和汉人(包括渤海人)采取不同的管理制度。《辽史·百官志》称:“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
哈尼族他称。自称哈泥(哈尼)。元明清文献中先后称窝泥、斡泥、禾尼、和泥、倭尼等。皆“哈尼”的同音异写。天启《滇志》:窝泥,或曰斡泥。阿迷州称河泥,临安郡属蒙自县的江外及左能寨、思沱、溪处、落恐诸长官司
1885—1937革命烈士。甘肃临夏西乡人。回族。年轻时逃荒至宁夏西吉沙沟,在哲赫林耶教主马震武处作长工。后至吴忠、锁家岔、豫旺一带打短工,并定居豫旺。1936年六月,西往红军占领豫旺时,积极协助红军
即“呵呢呐”(13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