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三岩

三岩

地名。亦称三暗、三艾、散演。在金沙江两岸,东界巴塘,南接江卡,北临德格,分上、中、下三岩。旧为巴塘所辖小土司之地。山隘险峻,人口2千户。乾隆、嘉庆(1736—1820)中,常恃险抢掠官商行旅,川藏要路为之梗阻,清廷用兵西藏,亦弃此捷径而绕道乍丫、察木多。光绪二十年(1894,一说二十三年),川督鹿傅霖派兵征之,至下三岩,被围困,乃罢兵,在上中下三岩设土千户,归巴塘管辖。三十四年(1908),西藏发兵攻之,亦未大胜。至宣统元年(1909),川督赵尔丰派兵分五路并进,始攻克全岩,三年改流,置三岩设治委员。同年改三岩县,1960年并入贡觉县。

猜你喜欢

  • 阿噶

    见“阿哈”(1194页)。

  • 阿帕克和卓墓

    古墓名。一称阿帕克霍加麻札。讹传为“香妃墓”。位于今新疆喀什。清崇德五年(1640)左右建。初称玉素甫霍加麻札。康熙三十四年(1695),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阿帕克和卓死,埋葬于墓旁,始有是称。麻札原为

  • 达海绀卜

    见“塔海绀卜”(2161页)。

  • 岸本

    藏语音译,又译作“岸奔”,意为“财务官”或“度支官”。唐永徽四年(653)已见史载。香雄地区即设有此官。吐蕃政权建立后,曾设“岸奔榼苏户属劫罗末论”,意为“内府理财官”。在吐蕃占领区河陇及新疆部分地区

  • 拜云

    参见“初云”(1172页)。

  • 羌渠单于

    ?—188东汉时南匈奴单于。挛鞮氏(又作虚连题氏)。名羌渠。原任南匈奴右贤王。灵帝光和二年(179),汉使匈奴中郎将张修擅斩前单于呼征而更立之为单于。中平五年(188),应汉朝征发,遣左贤王将兵至幽州

  • 班智达葛根庙

    见“贝子庙”(314页)。

  • 罗布藏土丹济克美嘉木磋

    清代藏传佛教高僧。亦作图布丹济默吹济加木参。藏族。为乍丫地区第六世正呼图克图。为罗布藏朗结转世。持有清廷敕封“讲习黄教诺门罕印”,坐镇乍丫寺。道光八年(1828),进藏学经,由乍丫百姓摊银供养。 十三

  • 麻书土司

    清代藏族土司。在四川省甘孜县境内。全称“霍尔甘孜麻书安抚司”。雍正七年(1729)受封,领地一在甘孜麻书乡和大塘坝,一在道孚县麻孜乡。据乾隆《雅州府志》载:辖600余户,年贡银数十两。光绪二十五年(1

  • 羊八井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宽广”。亦称羊井、杨八景、阳巴尖、秧巴建、羊经宗等。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所属当雄县西部,原西藏地方政府于此设宗,1960年撤销,与当雄宗、宁中宗合并为当雄县,为拉萨进京必经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