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弄
广西瑶族聚居区之一。位于今都安瑶族自治县境西北,东界下坳、保安,西临红水河,南邻都阳、雅陇,北接板升。广西有名石山区,人们只能在狭谷或盘谷即所谓“峒场”种植庄稼和建立居民点。传说瑶族迁入此地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壮族土官势力深入这一地区后,曾委任瑶族头人当“总管”。1916年当地最后改土归流,但“总管”依然保留。直到1936年把当地划为弄鸡、弄莫、弄甲、拉雅、保上、上花弄、下花弄7个团,改“总管”为“团总”,7个团共辖700多个峒场,“峒”壮语称为“弄”,故名。
广西瑶族聚居区之一。位于今都安瑶族自治县境西北,东界下坳、保安,西临红水河,南邻都阳、雅陇,北接板升。广西有名石山区,人们只能在狭谷或盘谷即所谓“峒场”种植庄稼和建立居民点。传说瑶族迁入此地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壮族土官势力深入这一地区后,曾委任瑶族头人当“总管”。1916年当地最后改土归流,但“总管”依然保留。直到1936年把当地划为弄鸡、弄莫、弄甲、拉雅、保上、上花弄、下花弄7个团,改“总管”为“团总”,7个团共辖700多个峒场,“峒”壮语称为“弄”,故名。
甘肃省卓尼地区土族的自称。参见“土族”(63页)。
见“朱驹波”,(792页)。
见“按出虎水”(1623页)。
元明土司名。《元史·地理志》中有此路名,但缺注。《招捕总录》云南条中记有元贞二年(1296)九月征乞蓝事,并有“蒙光路军民总管府答面”之名,同书西番条中亦记云南蒙光路土官䚟罕所言情况,知
沙俄乘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进逼京、津,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咸丰八年(1858) 6月13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国驻华公使普提雅廷在天津签订。共十二款。主要内容:俄国得在上海
1569—1597明代云南丽江土官。纳西族。字长生,号桥岳,又号松鹤。纳西族名阿胜阿宅。土知府木旺(阿都阿胜)长子。万历二十年(1592),奉命亲领兵征云龙州,以功受奖。二十四年(1596),袭父职。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下均设抹里。铁乖温为辽圣宗※兴圣宫下之一抹里。
见“哈剌出”(1635页)。
①汉族和白族对普米族的称呼。亦作西蕃。一说始见于《宋史》;一说早在公元3世纪晋初张华《博物志·异鲁》已有载称:蜀中南高山有“西番部落”。五代《定西番》词牌说蜀郡附近有该族群活动。《太平寰宇记》卷77《
详见“恰域万户”(17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