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丁德兴

丁德兴

1327—1366

明开国前将领。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回族。元至正十四年(1354)于濠(今安徽凤阳东)归顺朱元璋,授万户。曾在洪山寨(今安徽毫县西南)以百骑破敌7千。从克滁(今安徽滁县)、和(今安徽和县)、采石(今安徽当涂县西北)、太平,后又分兵取溧水(今江苏溧县)、溧阳(今江苏溧阳县),下集庆(治今江苏南京市),取镇江,以功升管军总管,擢左翼元帅。曾佐元帅胡大海收复宣州(治今安徽宣城县)。分兵下江阴(今江苏江阴县),取徽州、石埭(今江西石台县)、池州(治今安徽贵池县)、江州(治今江西南昌市)等地。增援徐达,大败张士诚军。克宜兴。授凤翔卫指挥使。后随朱元璋捣安庆、克九江、平武昌,略定湖南衡阳诸郡;从徐达复淮东,征浙西,败张士诚军。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十月下湖州(今浙江湖州市)、吴江(今江苏吴江县),围苏州,卒于军。追赠都指挥使。洪武元年追封济国公。沉勇威厚,仁而有信,行师纪律严明,不妄杀,深得朱元璋器重,每议征伐,必询之。

猜你喜欢

  • 别乞怜部暴动

    元代蒙古族人民反抗活动之一。至元二十六年(1289)十二月,蒙古别乞怜部民众,因不堪官吏之征索及驿站之劳役,发动起义,掳走管理驿站的脱脱禾孙(查验官)塔剌海等人,断绝了驿道,阻碍了元廷使臣的往来及物资

  • 退浑

    吐谷浑之别称。见“吐谷浑” (766页)。

  • 北魏孝武帝

    见“元修”(227页)。

  • 孟爱甸军民总管府

    元明土司名。据《元史·成宗本纪》载,至元三十一年(1294),以金齿新附孟爱甸酋长遣子来朝,即于其地立军民总管府。《明史·地理志》孟艮御夷府条载:“东北有孟爱等甸军民府”其地望,《读史方舆纪要》谓在孟

  • 安德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皇庆二年(1313),世祖第九子脱欢子不答失里受封。

  • 碑林女真文书残页

    金代女真文字手写字书。1973年8月西安碑林修整《石台孝经》,在碑身中心石柱南面卯眼里发现。已残。整理得11纸,其中4页为两面书写,共存女真字237行,计2300余字。为近代女真文字文献的重大发现,经

  • 希迪图噶卜楚

    ?—1638明代藏传佛教(喇嘛教)高僧。内蒙古归化(今呼和浩特市)席力图召活佛。又译作希体图葛布鸠。随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到内蒙古归化传教。熟悉经典,精通蒙、藏、汉三种文字,曾将藏文《般若经》译成蒙文

  • 四朗坚参

    噶厦驻瞻对地方官员。藏族。清同治七年(1865)任仔仲。光绪三年(1877)补放七品朗茹营官。四年升任六品仑宗营官。五年升补五品商上卓尼尔。十七年(1891),晋升四品小堪布。二十八年(1902),驻

  • 大小黑水土百户

    清代四川羌族地区土司名。百户郁姓。康熙五十四年(1715),授大姓黑水土千户职。乾隆十九年(1754),改土百户,辖6寨。小姓黑水百户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授职,辖3寨122户,不纳粮石。道光

  • 亦力察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五年(1407)二月所设之亦里察河卫改作伊拉齐或伊拉齐河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