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8明末清初甘州(今甘肃张掖)人。回族。行伍出身。素有勇略。明末任甘州副将。顺治初降清。顺治五年(1648)与丁国栋于甘州起兵反清,计杀甘肃巡抚张文衡等,拥立明延长王朱识
使职名。唐贞元十六年(800)始置,掌安邑、解县两盐池事务,有推官一人,巡官六人,院官各一人及胥吏若干;贞元二十一年废,元和三年(808)复置。
在今福建莆田县东南。明嘉靖中,戚继光大破倭贼于此。
谓遇朝廷庆典,官员子孙承恩入国学读书并入仕。此制始于宋初,是门荫制的扩充。明清为荫叙制的重要内容,亦为入仕途径之一。明初自一品至七品,皆荫一子以世其禄。洪武十六年(1383)定,荫者视原官降四品用,正
即“惰民”。
?—前505春秋时周景王之子。景王因太子早死,欲立之为嗣。周景王二十五年(前520)景王死,刘子、单子拥立王子猛继位,是为悼王。他依靠旧官、百工及灵王、景王之族发动叛乱,攻悼王,悼王出走。后晋出兵护悼
即“也密力台吉”。
①又名赤山湖。南朝水利工程之一。在丹阳郡句容县(今江苏句容西南),因塘近赤山,故名。齐明帝使沈瑀修筑,所费减材官所量数十万。唐天宝中,更名为绛岩湖。后复经王昕修治,可灌田万顷。②见“绛岩湖”。
①官名。(1)春秋晋国僖侯时“司徒”之改称。以僖侯名司徒,故以避讳改之。(2)中军将军的简称。此外,中军元帅、中军都督、中军都将,亦有省称为此者。(3)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京营三大营之五军营、
官名。南朝梁天监七年(508)置,为八镇将军之一。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二班,只授予在京师任职之官。普通六年(525)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二班。陈因之,拟二品,比秩中二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