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京东、京西、陕西、河北等路,曾按上户税额摊派籴粮数额,谓之对籴。南宋时,四川等地实行对籴,民纳税一石,即籴买一石,官府或支一半价钱,或不支价钱。
500—565北朝时昌黎徒河(今辽宁锦州)人,字永安。其先为鲜卑慕容氏。北魏末,以别将随尔朱天光入关,攻讨万俟丑奴。天光败,率众归宇文泰。西魏大统元年(535),拜抚军将军,进爵为公。三年,从泰擒东魏
辽东的别称。南朝梁徐陵与王僧辩书:“起管宁于辽左。”旧亦通称今辽宁省一带为辽左。
1777—1847清广东番禺(今广州)人,字桐君。嘉庆举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任德庆州学正。生平好为考据之学,学宗主汉儒,而践履则服膺朱子。曾任学海堂学长。通诸经,尤深于《毛诗》。著述宏富,有《
见“太子后卫率”。
官署名。宋置,属三司或司农寺。掌水硙磨麦,以供宫廷及各官署需用。
即“扎剌儿”。
一称魏相、吕宣子。春秋时晋国人。其先人食邑于吕、魏,遂以之为氏。魏锜之子。晋厉公三年(前578),晋邀齐、鲁、宋、卫、郑等国伐秦,战前,他奉命使秦绝交,对秦加以责难。晋悼公即位后被任为卿。
明陕西咸宁(治今西安)人。万历进士。授邹平知县,擢户科给事中,与汤宾尹等共排东林党人。三十九年(1611)出为山东参议,称病不就。天启四年(1624)召为左佥都御史,次年晋吏部尚书。仿民间《水浒传》编
古代官服之一。亦称补子、背胸。其上有用金线和彩色丝线绣成的图案,加缝于胸前和背后,以作为徽识。清制,文官绣鸟,武官绣兽:一品文官为鹤、武官为麒麟,二品文官为锦鸡、武官为狮,三品文官为孔雀、武官为豹,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