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监门卫将军
官名。唐龙朔二年(662)改左监门府将军为之,二人,从三品,协掌宫城诸门禁卫及门籍,判入。北宋置为环卫官,无定员,无职掌,多以宗室为之,亦用以为武臣赠典或武官责降散官。元丰改制,降为从四品。南宋多不除授,隆兴时复置。辽亦置,为加官。
官名。唐龙朔二年(662)改左监门府将军为之,二人,从三品,协掌宫城诸门禁卫及门籍,判入。北宋置为环卫官,无定员,无职掌,多以宗室为之,亦用以为武臣赠典或武官责降散官。元丰改制,降为从四品。南宋多不除授,隆兴时复置。辽亦置,为加官。
即“辽世宗”。
宫殿名。在北京紫禁城慈宁宫西。前为寿康门,门内正中南向之殿即寿康宫,内悬清高宗御书“慈寿凝禧”匾额。寿康宫与慈宁宫同为颐养皇太后之处。
北宋漕运四渠之一。起自新郑县(今市,属河南),导洧、溱诸水,经尉氏县西,东北流入京城(今河南开封市),折东南出城经陈州(治今河南淮阳县)入颍。京西南自新郑市至京城一段,本名闵河,建隆二年(961)所开
书名。清吴楚椿撰。乾隆四十一年(1776)成书,收入《处州府志·艺文志》。记述浙江青田县一带畲民系于顺治年间由琼海迁来,有钟、雷、蓝、盆、娄五姓,刀耕苦作,或佃种田亩,或扛抬山舆,识字者极少。后渐有读
土司名。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上桥县置,长官方姓,唐末入据,世守。治今贵州惠水县西北二十里上马司,管上马、冈度等处村寨。居民主要为布依族、苗族。
见“辽史纪事本末”、“金史纪事本末”。
清代盐引之一种。盐场生产超出定额之盐,由政府增发盐引,同正盐引搭配行销。
“永嘉”系西晋怀帝年号(307—313)。西晋惠帝时,政治腐败,皇族间争夺政权,爆发了八王之乱,内迁各族乘机纷纷起兵。永兴元年(304),匈奴刘渊起兵离石(今属山西),国号汉,并于怀帝永嘉二年(308
西周时代诸侯在其国都设立的大学。亦作頖宫。因只有半面临水,故名泮宫。泮宫只有一院,规模较小。见《礼记·王制》。后亦作为国子监之别称。
官名。隋代内侍省掖庭局、将作监左右校署皆置,二员至十二员不等,从九品。唐代内侍省掖庭局、少府监诸署、将作监诸署、军器监诸署皆置,二员至十员不等,从九品下。掌署中杂作,典工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