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
时代名。北魏、北齐、北周和南朝陈合称四代。
时代名。北魏、北齐、北周和南朝陈合称四代。
佛教分世界众生为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四类,故称四生。胎生如人与畜;卵生如飞鸟与鱼鳖;湿生如虫、蝎与飞蛾;化生谓无所依托,唯借叶力而忽然出现者,如诸天与地狱等。
仆(僕)即“争坐位稿”。
管形火器。明始用。单管分段火铳。熟铁锻造。重十五斤,长五尺,中间一尺实体,两端各长二尺,为铳管。每隔四寸钻一火眼,全铳共十眼。装火药一节,略杵实,下一铅子,重一钱五分,后入纸隔之;再装药,入子,隔纸护
东魏武定八年(550)分下邳郡置。治武原县(今邳州市西北)。辖境约当今江苏邳州市地。属东徐州。北周属邳州。隋开皇初郡废。
227—263三国时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字思远。诸葛亮子。与公主婚,拜骑都尉,屡迁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蜀景耀四年(261),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并平尚书事,对宦官黄皓弄权,不
?—约361史书误作李绩。十六国时范阳(治今河北涿州)人,字伯阳。弱冠仕后赵任郡功曹,迁幽州别驾。归前燕,累迁太子中庶子、司徒左长史。尝言太子慕容暐好游畋而乐丝竹,故为暐衔恨。及暐立,慕容恪遵先王遗命
①又称旧额人丁。清代指明末登名征册的人丁。清初人口流徙严重,在册人丁寥寥无几,为督促地方官迅速招抚流民,减少赋税损失,清政府将各地区明末万历或天启年间的人丁数作为清初人丁的标准数额,称原额人丁。每届人
即“清文宗”。
唐初云南碑刻。武后圣历元年(698)立。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被王昶发现,今存云南安宁县大石庄。碑高约2.81米,宽1.50米,额十字;文三十四行,行五十三字,均正书。闾丘均撰文,仁求之子王善宝自
字书名。《汉书·艺文志》记为周宣王太史作,未言其名。许慎《说文解字叙》始称作者为太史籀。近人王国维以为此书实春秋、战国时秦人所作。“籀”、“读”二字古代音义并同,“籀”为诵读之意而非人名,书首句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