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膳郎
散官名号。明洪武十年(1377)置,以授光禄司司丞中庖人出身者。三十年改司为寺,则用以专授寺丞。
散官名号。明洪武十年(1377)置,以授光禄司司丞中庖人出身者。三十年改司为寺,则用以专授寺丞。
明代常朝仪式所用木牌。洪武二十四年(1391)定,凡常朝时,事先由礼部将书写官员品级的木牌,按班序置列于丹墀左右木栅上,文武百官上朝时依顺序站班。
唐贞元十六年(800)置。因分自武宁县得名。治今江西修水县。属洪州。元大德八年(1304)移宁州治此。明洪武初州废,改县为宁县。
清代贱民之一。居住江苏常熟、昭文(今常熟)等地。传说其祖先为乞丐,世代相传,列入丐籍。雍正八年(1730)豁除丐籍,编入民户。定制,改籍后逾四世,亲友无习贱业者,方准报捐应考入仕。
473—526南朝梁武帝六弟。字宣达。初为齐卫军庐陵王法曹行参军。入梁,封临川王。天监四年(505)都督诸军北伐,军洛口(今安徽淮南北)。次年,逗留不进,旋因风雨夜惊,弃军逃归。迁司徒、太尉。贪财好色
官署名。南宋建炎二年(1128)置于行在榷货务,掌给卖茶引,虽与榷货务分为二机构,但提辖官与监场官皆通衔主管。在外置建康(今江苏南京)、镇江(今属江苏)、吉州(治今江西吉安)等场务,与行在场务皆归尚书
1678—1735即爱新觉罗·胤禛。清代皇帝。1722—1735年在位。号破尘居士。圣祖第四子。康熙三十七年(1698)封贝勒,四十八年晋雍亲王。六十一年即位,年号雍正。即位后,残酷打击政敌,幽死允禩
443—471南朝宋文帝第十二子。封始安王,大明元年(457)为侍中,景和元年(465)为散骑常侍,加特进,左光禄大夫。为废帝所畏惮,虐待备至,前后欲杀之以十数,每以谈笑佞谀说之得脱。遂伙同寿寂之等杀
即“司徒”。《史记·留侯世家》:“以良(张良)为韩申徒。”《汉书·张良传》作“韩司徒”。“申徒”当系俗称。
官署名。宋代枢密院所属机构。元丰改制置,掌行遣殿前步军司事,及支移兵器、川陕路边防,畿内、福建路吏卒,军头司、皇城司兵卒。
见“世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