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3—1640明四川永宁卫(今叙永)人。万历进士。崇祯元年(1628)任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招降郑芝龙,擢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兼广东巡抚。十年进兵部尚书,总理南畿、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
官署名。明代王府长史司下辖机构。洪武四年(1371)设,初名典祠所,后改典祠为奉祠,隶王相府。十三年罢王相府后,隶王府长史司。设奉祠正一人,正八品,副一人,从八品,典乐一人,正九品。掌祭祀乐舞。
太子左、右庶子别称。左庶子比侍中,右庶子比中书令,太子监国则庶子比尚书令,故名宫相。
1882—1925美国人。大学教授。清光绪三十三年(1906)开始研究中国印刷史,曾两次来华搜集资料。第二次来华在安徽宿州北长老会工作十二年(1911—1923)。1923年返美,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
旧称齐侯镈钟。春秋晚期齐国青铜器。齐灵公时(前581—前554年在位)叔夷所作。北宋宣和五年(1123)在临淄齐国故城出土。镈一件,铭文四百九十二字;编钟十三件,铭文与镈略同,分两组联缀成篇。铭文记叔
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福州为路,治闽县、侯官县(今福州市)。属福建行省。后属江浙行省。辖境相当今福建尤溪口以东的闽江流域和屏南、福安等市、县以东地区。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改为福州府。
元宗王。拖雷第七子拨绰之孙。年十三,袭祖父职统军。元世祖时从北安王那木罕北征,为昔里吉所俘。伯颜讨昔里吉,乘机内应,逃归。参与征海都、乃颜的战争。至元二十七年(1290)受封为镇远王。武宗即位,因拥戴
1102—1166宋代州崞县(今山西代县西南)人,本名沂中,字正甫,绍兴间赐今名。祖、父皆抗金战死。建炎三年(1129),金兵攻明州(今浙江宁波),从张俊力战于高桥,迁御前中军统制。绍兴六年(1136
952—1015北宋真定获鹿(今河北鹿泉)人,字仲文。宦官。少为黄门。太宗时,崔彦进领兵数万攻契丹,他为都监,以善战闻。迁入内殿头高品,镇、定、高阳关三路排阵都监。淳化五年(994),监李继隆军,计擒
地名。在今台湾省台南市安平镇北。明清时为台南的入海口,西滨大海,东有浅水海湾,形势险要。西岸沙角形如鹿角,其狭如门,故名。南明永历十五年(顺治十八年,1661),郑成功率大军由此登陆,驱逐荷兰侵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