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三国魏黄初初置,为秘书署属官。两晋因之,南朝宋以后多称秘书郎,或亦称此名。北魏初称秘书郎,太和二十三年(499)复次职令时改此名,北齐因之。
科举考试制度之一。即对录取者重新命题再次进行的考试,以防取士不公。唐代已有此例,于榜发后再试,乃因有言取士不公,然不常见。宋以后渐多。宋乾德四年(966),命中书复试不合格举人,取其优长者。稍后,因礼
隋唐时曲名。属燕乐。隋初清庙歌辞中有《倾杯曲》。唐太宗时,诏裴神符作《倾杯乐》,一说为长孙无忌所作。玄宗时,于宴会中引蹀马(会舞之马),以《倾杯乐》曲伴奏,马则奋首鼓尾以应之。宣宗喜吹芦管,自制《倾杯
见“左谷蠡王”。
官署名。北齐置。隶太仆寺。掌牧养诸羊事务。设令、丞。领特羊、牸羊局。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至五年的官制改革。宋初建官沿袭五代,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中书省、门下省列于皇城之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
年号。(1)宋高宗年号(1131—1162)。凡三十二年。(2)西辽仁宗年号(1151—1163)。凡十三年。
书名。一作《此山集》。元周权撰。十卷。权,处州(治今浙江丽水)人,号衡之、此山。曾游京师,有诗名。是集为陈旅选定。通行有《元四家集》及《择是居丛书》本,均据至正刊本影印。
元、明、清公文用语。照意为明察,刷意为刮扫寻究,即检察文卷规定事务是否依限完结,有无错失、遗漏、规避、侵挪款项、刑名违错情况。
官署名。宋代置,属入内内侍省。掌宫廷索取物品时,开列物名数目,给以合同凭由,交有关物库发给。凡宫廷特殊赐予,亦开列同样凭由,交有关机构如数发给。设监官二人,以入内内侍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