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閤职

閤职

官名统称。即宋朝知閤门事、引进使、四方馆使、东上閤门使、西上閤门使、同知閤门事、閤门通事舍人 (閤门宣赞舍人)、閤门祗候、閤门舍人及带御器械等官。为武臣清要之选。


宋以閤门宣赞舍人与三门祗候二等谓之閤职,为武臣清贵之选,相当于文臣的馆职。初制员额仅三至五人。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閤门请择武臣子弟六人,前后殿日祗应,以閤门看班祗候为名。候五年熟识仪数,乃任为閤门祗候。其后供职舍人员数稍多,裁定名额为四十人。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诏宣赞舍人、閤门祗候仍旧通掌赞引之职外,置閤门舍人十人,以待武举之入官者。

猜你喜欢

  • 宰掾

    宋朝尚书省左右司郎中、员外郎别称。

  • 第一品嫔

    妃嫔号。北魏置。见《显祖献文皇帝第一品嫔侯夫人墓志铭》(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二一)。

  • 左部都尉

    官名。三国魏末置,西晋沿置。为匈奴左部长官,由“左部帅”改名。一说西晋武帝太康(280—289) 中改。所统万余落,居于太原故兹氏县。见《晋书·北狄传》、《刘元海载记》。参见“五部都尉”。官名,为匈奴

  • 就谷监丞

    官名。唐朝将作监就谷监官,置一员,正八品上。

  • 尚书左外兵郎

    参见“左外兵郎”。

  • 定武中郎将

    官名。三国吴置。领兵。《三国志·宗室传》裴松之注引《吴书》: “(孙)桓弟俊,字叔英,性度恢弘,才经文武,为定武中郎将,屯戍薄落。”官名,三国吴置,掌领兵征伐或驻守。《三国志·吴书·宗室传·孙桓》:“

  • 宝丰监

    见“宝源监”。

  • 太子器局

    官署名。北齐置,属太子家令寺食官署,设丞。

  • 画局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八品。设于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隶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掌描造诸色样制。置大使一员。

  • 将领

    犹将帅。《三国志·魏书·任城王传评》:“任城武艺壮猛,有将领之气。”《南齐书·吕安国传》:“宋大明末,安国以将领见任,隐重有干局,为刘勔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