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通直散骑常侍

通直散骑常侍

官名。西晋武帝泰始十年(274)使员外散骑常侍二人与散骑常侍通员当值,故名。东晋增至四员。属散骑省。职同散骑常侍,参平尚书奏事,并掌讽谏、侍从,位颇重。南朝属集书省,多以衰老之士担任,地位渐低。梁武帝曾欲提高其地位,以比御史中丞,但终不被人所重,常为加官。梁十一班,陈四品、秩二千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91)亦置,员六人,属集书省。初定为三品下,太和二十三年改四品。北齐沿置,除集书省置六员外,集书省所辖起居省亦设一员,皆四品。隋初属门下省,掌值朝陪从,员四人,正四品,炀帝大业三年(607)罢。唐高祖武德七年(624)置为正四品文散官,太宗贞观元年(627)废。参见“散骑常侍”。


官名。晋武帝泰始十年使二人与散骑常侍通员直,故谓之通直散骑常侍;东晋置四人;掌侍从左右,规谏得失,不典事。其后宋齐梁陈北齐隋等朝皆置。见《晋书·职官志·通直散骑常侍》、《宋书·百官下·通直散骑常侍》、《南齐书·百官志》、《隋书·百官上·集书省》、《隋书·百官中·集书省》、《隋书·百官下·门下省》。

猜你喜欢

  • 元兴营缮都司

    官署名。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立大元兴规运提点所,置官五员。三年,改为都司,秩正四品,隶隆祥使司。掌营缮工程。置达鲁花赤、司令、大使、副使各一员。

  • 东都苑北面监

    ①官署名。唐高宗显庆二年(657)改青城宫监置,设监、副监各一员,丞二员,掌本苑完葺苑面、宫馆、园池与种莳、蕃养六畜之事。②官名。唐朝东都苑北面监长官,从六品下。

  • 大三法司

    清制,凡死刑,先由御史、大理寺官及刑部司官预审,称小三法司。然后由都御史、大理寺卿及刑部尚书、侍郎会审,称大三法司。

  • 武博

    武学博士简称。

  • 都统军使司

    官署名。辽代“北面边防官”,有些路设都统军使司,为都统军使的办事机关,掌该军之政令。见《辽史·百官志二·北面边防官》。

  • 拱卫大夫

    官名。北宋徽宗政和二年 (1112) 重定武臣及内侍阶官名,改四方馆使、昭宣使置,正六品。武阶官名。宋政和中改四方馆使为拱卫大夫,秩正六品。

  • 宿卫军司马

    官名。北魏置。宿卫禁军中的较低级军官。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从八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

  • 判州

    官名。宋朝使相、宣徽使及宰相官至仆射、东宫三师者,即二品以上官,出领州、府,则为判州、判府。三品及三品以下官,出领州、府,则为知州、知府。

  • 协律中郎

    官名。北魏置。《魏书·刘文晔传》:“拜协律中郎。”职掌同协律郎,位在其上。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四品下。官名。北魏置协律郎(从五品上),又置协律中郎(从四品下)。皆掌校正乐律。见《通典·职官

  • 二等参谋官

    官名。清末新陆军军官。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营制,始置。每军二人 (不常置),每镇一人,正四品,协参领充,奏补。随同总参谋官或正参谋官分任计划诸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