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车骑将军

车骑将军

官名。西汉初置为军事统帅,作战时领车骑士,故名。事讫即罢。武帝后常设,地位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在卫将军上,常典京城、皇宫禁卫军队,出征时常总领诸将军。文官辅政者亦或加此衔,领尚书政务,成为中朝重要官员。东汉权势尤重,位比三公,常以贵戚充任,秩万石。出掌征伐,入参朝政。灵帝时常加授宠信宦官或作赠官。中平元年(184)分置左、右,旋罢。魏晋南北朝沿置,位次骠骑将军,在诸名号大将军上,多作为军府名号,以加授大臣、重要州郡长官,无具体职掌。魏、晋、宋二品,开府者位从公,一品。梁武帝天监七年(509)定为武秩二十四班,大通三年(529)改三十四班。陈一品、秩中二千石。北魏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一品下,二十三年改二品。北齐二品。北周正八命。隋朝因袭北周府兵制度,各级组织名称稍异,十二府所辖诸军府,称骠骑府或车骑府,分驻各地统领府兵,皆置车骑将军,正五品上。置于骠骑府者为次官,置于车骑府者为长官。炀帝大业三年(607)改诸骠骑、车骑府为鹰扬府,改车骑将军为鹰扬副郎将、鹰击郎将。唐初复置为车骑府长官或骠骑府次官,正五品上,分属十二卫、十二军等。高祖武德七年(624)以后,先后改名为别将、果毅都尉,诸卫、东宫诸率府亲、勋、翊卫府所置则改名郎将。


官名,为重号将军,西汉置,掌领车骑士。《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肥如敬侯蔡寅:以魏太仆汉王三年初从,以车骑将军破龙且及彭城,侯,千户。”东汉时位在大将军、骠骑将军下,在卫将军上,位比公,秩万石。《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冬十二月丁酉,以马防为车骑将军。”又《孝和帝纪》:“冬十月乙亥,以侍中窦宪为车骑将军,北伐匈奴。”《后汉书·百官一·将军》:“章帝即位,西羌反,故以舅马防行车骑将军征之,还后罢。和帝即位,以舅窦宪为车骑将军,征匈奴,位在公下;还复有功,迁大将军,位在公上……安帝即位,西羌寇乱,复以舅邓骘为车骑将军征之,还迁大将军。”其后,魏晋南北朝多沿置,隋车骑将军属骠骑府,唐废。

猜你喜欢

  • 御仗

    官名。北齐置。为左、右卫府御仗属官,由御仗正、副都督统领,负责舆驾出入仗卫。九品。武官名。北齐置,为左右卫府的御仗属官, 秩正九品下, 掌警卫宫廷。

  • 抚院

    清朝巡抚之别称。

  • 典祠令

    官名。三国魏元帝咸熙元年(264)置,为诸王、公、侯、伯、子国属官。两晋、南北朝沿置。梁制,王国置者依国主地位高低,自流外五班至流外一班,其他则自选补。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定为从九品上,北

  • 都拘辖司

    官署名。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户部置,由户部尚书总领,掌内外财赋之数,钩考钱谷帐籍。后废。徽宗政和(1111—1118)中复置。

  • 东京小冢宰

    官名。北周东京小冢宰上大夫的省称,为东京六府的主要长官。静帝大象二年(580) 杨坚控制政权后,以世子杨勇为洛州总管兼此职,不仅掌天官府事务,而且总统东京六府之事。正六命。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 农工商部大臣

    官名,清朝末年置,掌主农工商政令,专司推演实业,以厚民生。副大臣贰之。属官有左右丞、左右参议各一人,郎中十二人,员外郎十六人,主事十八人,艺师、艺士各二人。见《清史稿·职官六》,参看“农工商部”条。

  • 建忠中郎将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 (196—220) 末孙权置,领兵。骆统以此职领武射吏三千人,后兼领凌统兵。见《三国志·刘丝传》、《骆统传》。官名,东汉末年孙权置,掌宿卫或征伐。《三国志·吴书·骆统传》:“常劝(

  • 省行政公署总务处

    省行政公署的内部机构。北洋政府置,依照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划一现行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的规定,以民政长的名义执行公务,不设处长。主要职掌是办理机要、印信、统计、人事、记录、文书,会计、庶务等项

  • 显武将军

    官名。北魏置为将军名号。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三品下,二十三年改为四品。金朝定为武散官,从五品中。元朝因置,从四品,宣授。明朝为从四品武官升授之散阶称号。官名。金代武散官从五品中称显武将军。

  • 政区名。西周和春秋时期设置,王畿内与国相对的地区,指郊外的遂和都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