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虞候

虞候

官名。①掌山泽之利的官员。《左传·昭公二十年》: “薮之薪蒸,虞候守之”。②北朝魏、齐、周皆置。《北齐书·莫多娄贷文传》:“中兴(531—532)初,除伏波将军、武贲中郎将,虞侯大都督”。“子敬显”,位至领军将军,恒检校虞候事。”③唐朝东宫置左、右虞候,位列诸率,掌斥候伺非。④唐朝方镇皆置,为衙前之职,又称“军候”,并有左、右及马军、步军之分,诸州又有衙前虞候等名目。⑤宋朝禁军诸直、诸都皆置,位将之下,为禁卫官。


官名。1、掌山泽的官。《左传·昭公二十年》:“数之薪蒸,虞候守之。”疏:“水希曰薮,则数是少水之泽。立官使之候望,故以虞候为名也。”

2、掌侦察巡逻的官。隋东宫设左右虞候,各置开府一人,掌斥候伺非。见《隋书·百官下·左右虞候》。

3、掌不法的官。唐代后期方镇置都虞候、虞候,皆主不法。

4、禁卫官。五代时殿前司、侍卫司置都虞候、虞候,为禁卫官。宋沿其制。

5、侍从官。宋代大官僚雇用的侍从官也称虞候。见宋代吴自牧《梦梁录·雇觅人力》。

猜你喜欢

  • 供给

    官名。又称“供给官”。明清科举考试中特设之官,属“外帘官”。负责分送考场各官员之膳食、柴炭、笔墨、纸张等。

  • 江西道

    官署名。明清都察院所属诸道之一。明洪武十五年 (1382) 置。设监察御史十人。南京都察院亦置,设监察御史二人。在本道之外协管前军都督府,在京燕山左等八卫,直隶淮安府及大河等六卫。清顺治元年 (164

  • 福晋

    满语,妻子或贵妇之意。清制,亲王、郡王以及亲王世子的嫡、继正室封福晋,侧室封侧福晋,福晋视其夫之爵位而分别称亲王福晋、世子福晋、郡王福晋。每五年一次由礼部题准给册。清朝的亲王、郡王及亲王世子之正妻称福

  • 节级

    唐、宋低级军职名。唐朝员阙,以军健量材差使。宋朝有军头、十将、将虞候、承局及押官等名目。1、军中小校。唐宋军中设此小官。《旧唐书·懿宗纪》:“如本厢本将,今后有节级员阙,且以行营军健量材差置,用酬征伐

  • 太师将军

    将军名号。新莽始建国元年(后9)置。时太师王舜病死,王莽以其子褒新侯匡为太师将军。杂号将军名。王莽封太师王舜的次子王匡为太师将军。《见汉书·王莽传》。

  • 五冶太师

    官名。辽北面官。掌四方钱铁之冶。太宗时置。

  • 地方审判厅

    官署名。清末地方审判机构之一。光绪三十三年(1907)始设于京师、奉天等地,宣统二年(1910)后各省渐设。省城、商埠、府、(首县)每处一所。掌审理不属初审厅管辖案件的一审及不服初审厅判决的二审案。置

  • 步军将军

    官名。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废天威军后,以其军士隶左右神策军,乃置二员,从五品。

  • 催税甲头

    即“甲头”。

  • 真相

    官场用语。宋朝称同平章事、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等实际宰相为真相,以与使相相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