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祠祀令

祠祀令

官名。① 西汉太常属官。景帝中六年(前144)更名太祝令置。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又改为庙祀令。职掌祠祀事宜。②西汉詹事属官。成帝鸿嘉三年(前18)詹事官省,并属大长秋。③东汉少府属官。员一人,秩六百石,掌宫中小祠祀。有丞一人。


官名,即太祝令,汉置,属太常,六百石,凡国祭祀掌读祝及迎送神。《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奉常》:“奉常,秦官,掌宗庙礼仪;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属官有太乐、太祝……六令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太祝为祠祀。”《后汉书·百官二·太常》:“太祝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凡国祭祀掌读祝及迎送神。丞一人,本注曰:掌祝小神事。”《后汉书·百官三·少府》:“祠祀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典中诸小祠祀。丞一人,本注曰:宦者。”

猜你喜欢

  • 左右司武上大夫

    官名。北周置,正六命, 掌宿卫军事, 府属不详。《北周六典》认为左右司武上大夫可能是夏官府左右武伯中大夫的改名,其官名改易当在建德之初,《周书》记传中,建德以前无称司武大夫者,建德以后亦无称武伯大夫者

  • 集贤殿书院侍讲学士

    官名。唐朝中书省集贤殿书院置,五品以上为之,以质史籍疑义。

  • 左街仗司

    见“金吾街仗司”。

  • 右千牛卫

    禁卫军指挥机构。唐朝十六卫之一,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右奉宸卫置,设大将军一员、将军二员、中郎将二员,与左千牛卫统率亲近禁军,共掌侍卫宫禁及供御兵器仪仗,不领府兵; 受朝之日,侍列于御坐左、右,职

  • 司寤氏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夜间禁戒。《周礼·秋官》: “司寤氏,下士二人,徒八人”,“掌夜时,以星分夜,以诏夜士夜禁。御晨行者,禁宵行者、夜游者”。

  • 军需正

    (1)陆军同等官。北洋政府设置,有一、二、三等军需正。其军阶分别为上校、中校、少校,掌军需事务。(2)海军相当官。北洋政府置于各舰,由一等军需官充任。

  • 守征虏将军

    征虏将军,杂号将军名,守征虏将军,即代理征虏将军,凡将军,皆掌征伐。《后汉书·冯异传》:“九年春,祭遵卒,诏异守征虏将军,并将其营。”

  • 亭尉

    官名。战国置。守城低级军吏。掌一亭守备。《备城门》: “亭一尉,尉必取有重厚忠信,可任事者。”孙诒让注: “城上百步一亭,故亭一亭尉矣。”

  • 宥司

    枢密院别称。又称宥府。宋枢密院的别称。亦称宥府。

  • 亲卫

    ①军府名。左、右卫及太子左、右卫率府,所领三卫之一,皆为内府,极受亲信,可宿卫内庑。隋朝设亲卫开府,炀帝大业三年(607)改亲侍。唐朝。有左、右卫亲卫府和率府亲卫府。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置为三卫